《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时间: 2025-01-27 03:15:49

海角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

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

粳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

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海角三年一梦成,
北来重听偃溪声。
凝云带雨留愁住,
茂树随山送客行。
粳稻沿崖畦上下,
茅茨枕谷路纵横。
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白话文翻译:

在海角度过三年的梦已成真,
回到北方,又听见偃溪的水声。
浓云带着雨水,愁绪依然留驻,
茂密的树木伴随着山峦送我远行。
稻田沿着悬崖上下分布,
茅草房屋依偎在山谷里,路途纵横。
不要因骑马而消减双腿的力量,这地方真是可以让我老去一生。

注释:

  • 海角:意指边远之地,形容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 梦成:指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梦想得以实现。
  • 偃溪声:偃溪的水声,体现出乡愁与对故乡的思念。
  • 凝云带雨:形容阴雨天气,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 茅茨:茅草屋,指农村的简陋居所。
  • 莫从马腹消双髀:劝诫自己不要因骑马而疲惫,带有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弥逊自连江赴鄱阳守职途中,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海角三年一梦成”引入,描绘了作者在外漂泊三年的经历,仿佛一场梦境,带有些许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北来重听偃溪声”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偃溪的水声成为了他心灵深处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滴。

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诗人以“凝云带雨留愁住”展现了一种压抑的情绪,雨水和云雾交织,似乎象征着他心中的愁绪无法散去。紧接着“茂树随山送客行”则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情景,茂盛的树木似乎在为他送行,增加了离愁别绪的深度。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为细腻,如“粳稻沿崖畦上下”,生动展现了农村的生机,描绘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最后一句“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地生活下来,不再漂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角三年一梦成:诗人经历了三年的漂泊,回忆如梦,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北来重听偃溪声:回到故乡,听到了熟悉的溪水声,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 凝云带雨留愁住:天气阴沉,雨水凝聚,象征着愁绪的凝重。
  • 茂树随山送客行:茂密的树木伴随着他离去,体现了自然的陪伴与离别的伤感。
  • 粳稻沿崖畦上下:描绘了农村的稻田,展现了乡村的生机。
  • 茅茨枕谷路纵横:茅草房屋依山而建,体现了农村的生活状态。
  • 莫从马腹消双髀:劝诫自己不要因为骑马而疲惫,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
  • 此地真堪老此生: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一场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景与情相互交融。
  • 对仗:如“凝云带雨”、“茅茨枕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角:象征孤独与漂泊。
  • 偃溪:代表故乡的呼唤与思念。
  • 凝云带雨:象征着愁苦与忧虑。
  • 茂树:代表自然的陪伴与离别的无奈。
  • 粳稻:象征着乡村的丰收与生机。
  • 茅茨:反映了朴素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诗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战争的愤怒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求

  2. 诗中提到的“偃溪声”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山水
    B. 乡愁与思念
    C. 战斗的号角
    D. 自然的壮丽

  3. “此地真堪老此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希望旅行
    B. 希望安定生活
    C. 希望富贵荣华
    D. 希望名声显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弥逊的《自连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悟,但李弥逊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