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榜亭居士泰饶舌,不放老禅藏好山。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白话文翻译:
这位在亭子里的居士言谈甚多,却不让老禅师隐居在这美好的山中。你来这里再次讲述七言偈语,这些幽深的事情与我有着长久的关系。
注释:
- 榜亭:指的是一种亭子,可能是为了休息或赏景而建。
- 居士:指修道的人,通常是指在家修行的人。
- 泰饶舌:形容人说话多且滔滔不绝。
- 老禅:指年长的禅师,可能是个具体的人物或泛指隐士。
- 七言偈:是一种诗体,通常指七个字的诗句,禅宗中常用来表达深刻的哲理。
- 幽事:指深奥的事情或内心世界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七言偈:这一形式在唐宋时期的佛教文化中常见,表达哲理和智慧,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
- 隐士文化:在中国古代,隐士是追求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的人,常常与山水相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蕴含哲理,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李弥逊游览石门寺时,感受到山水与禅宗的深厚文化底蕴,想通过诗歌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禅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开头提到居士的“饶舌”,表现出一种反常的热闹与喧嚣,似乎在讽刺那些热衷于谈论而不懂得真正的禅理的人。接着提到“老禅”,引出了隐士的悠然自得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的思考。最后一句“幽事与我长相关”则暗示了诗人与禅理之间深厚的联系,体现了心灵的共鸣。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内心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榜亭居士泰饶舌:居士在亭中说话很多,表现出一种世俗的热闹。
- 不放老禅藏好山:老禅师却不愿意沉溺于这种喧嚣,选择隐居于宁静的山中。
- 君来重说七言偈:邀请他人再次讲述深刻的禅理。
- 幽事与我长相关:表达了自己与这些深奥事情的长久关联,体现了内心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居士的喧闹与老禅的隐逸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 拟人:将山与禅理赋予情感属性,使得自然与哲理更具生命力。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世俗与内心的关系,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亭:象征着休息与思考的空间。
- 老禅:代表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山:象征着自然的高洁与隐逸之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居士”是指什么? A. 种田的人
B. 修道的人
C. 书法家
D. 商人 -
“七言偈”在诗中指的是: A. 一种音乐
B. 一种诗体
C. 一种饮食
D. 一种风俗 -
“幽事”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A. 快乐的事情
B. 深奥的事情
C. 世俗的事情
D. 生活琐事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李弥逊更关注内心的禅理,而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景色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