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余不到玉峰三十馀年矣,乙卯清明与植斋、竹逸重游是间,赋词感旧》
时间: 2025-01-26 04:3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星月慢》
余不到玉峰三十馀年矣,乙卯清明与植斋、竹逸重游是间,赋词感旧。
花朵擎来,柳丝飘到,一阵卓金车子。百五韶光,衬卖饧天气。半山上,多少苍松翠槚,掩映舞裙歌袂。绀岫赪崖,有从风罗绮。扪颓峦划损苔成字。忽暗省三十年前事。几遍侧帽思量,记不全头尾。怪夭桃仍旧红如此。刘郎鬓不禁星星矣。问今夜细雨棠梨,肯替人愁未。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快三十年没到过玉峰了,乙卯年的清明节,我和植斋、竹逸再次游览这里,写下这首词以追忆往昔。
花朵高高举起,柳丝轻轻飘荡,风中传来阵阵金车鸣响。五十年的光阴,衬托着这个卖糖果的好天气。半山腰上,多少苍松翠柏,掩映着舞裙歌袂的景象。绀色的山岫,红色的崖壁,似乎在风中飘动着绸带。手指抚摸着颓废的山峦,划破了苔藓,留下字迹。忽然回想起三十年前的事情,几次侧帽思量,却记不全前因后果。怪只怪那夭桃,依然如此红艳。刘郎的鬓发,已不禁星星点点。问今夜细雨落在棠梨上,是否会替人增添忧愁呢?
注释
- 玉峰:指特定的山峰,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乙卯:指乙卯年,农历年份的一种标记。
- 百五韶光:指时光流逝,"百五"常用来形容短暂的岁月。
- 苍松翠槚:指青翠的松树和槚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刘郎:可能指代古代的一个美男子,传达出对青春的怀念。
- 棠梨:棠梨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字省三,号白云山人,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重游玉峰之际,三十年的岁月让他感慨万千,借词抒发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拜星月慢》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人在重游故地时,不禁思绪万千,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往事。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花朵、柳丝、苍松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作者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岁月的流逝让他对青春的回忆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对仗、比喻等,增添了词作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景与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感伤的氛围。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美好与如今的沧桑,诗人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拜星月慢》不仅是一首抒情的诗词,更是诗人对生命、时间和青春的深刻思考,带给读者一种悠长的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不到玉峰三十馀年矣:表达自己与玉峰三十年未见的感慨。
- 乙卯清明与植斋、竹逸重游是间:提到与友人再度游玩的情景,增添了人际情感。
- 花朵擎来,柳丝飘到:描绘春天的美景,生动形象。
- 几遍侧帽思量:反映思考的过程,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
- 怪夭桃仍旧红如此:感慨时光未能改变自然美景,增添了怀旧色彩。
- 问今夜细雨棠梨,肯替人愁未:通过细雨和棠梨引出担忧与忧愁,形成情感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心的变化。
- 对仗:如“花朵擎来,柳丝飘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反映了人对青春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朵:象征青春、美好。
- 柳丝:象征柔情、轻盈。
- 苍松翠槚: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细雨:象征忧愁和思念。
每个意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陈维崧的创作背景是? A. 个人情感的抒发
B. 社会动乱的反映
C. 针对特定事件的写作 -
“花朵擎来,柳丝飘到”中“柳丝”的象征意义是? A. 坚韧
B. 柔情
C. 美好 -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 A. 一个古代文人
B. 一位美男子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陈维崧的《拜星月慢》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在孤独中寻求共鸣与寄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