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皇太后阁六首》
作者:苏轼
共道十年无腊雪,
且欣三白压春田。
尽驱南亩扶犁手,
稍发中都朽贯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大家都说过去十年没有腊月的雪,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三白(即白色的麦田)覆盖了春天的田野。农民们在南方的田地里尽情地耕作,慢慢地,中都(即今日的北京)也开始流通破旧的钱币了。
注释:
- 共道:大家都说。
- 腊雪:腊月的雪,指的是冬季的雪。
- 三白:指的是白色的麦田,象征丰收。
- 南亩:南方的田地。
- 扶犁手:指的是耕作的农民。
- 中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 朽贯钱:破旧的钱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形成了他豁达的性格和深邃的文学风格。
创作背景:
《太皇太后阁六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晚春。他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的思考和隐忧。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田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提到“十年无腊雪”,引发读者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这种气候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以“且欣三白压春田”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对丰收的期待。诗中“尽驱南亩扶犁手”,通过具体的农耕情景,传达出农民辛勤耕作的画面,显示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赞美。而“稍发中都朽贯钱”则暗示了经济的流通与繁荣,虽然钱币可能有些破旧,但它们代表了一个正在复苏的社会。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也体现了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道十年无腊雪:人们共同谈论,过去十年没见腊月的雪,暗示气候异常。
- 且欣三白压春田:但我们欣喜地见到春天的田野上覆盖着白色的麦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尽驱南亩扶犁手:农民在南方的田地里努力耕作,展现劳动的场景。
- 稍发中都朽贯钱:中都的市场上开始流通一些破旧的钱币,暗示经济的复苏。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关系,如“无腊雪”与“三白压”形成对比。
- 象征:三白象征着丰收,朽贯钱则隐喻着经济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民劳动,传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丰收的期待,表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雪:象征着严寒的冬天,代表着不利的气候条件。
- 三白: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扶犁手:体现出农民的艰辛与努力,代表着勤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共道十年无腊雪”指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 A. 雪
- B. 雨
- C. 风
- D. 晴天
-
“且欣三白压春田”中,三白指的是什么?
- A. 白色的花
- B. 白色的麦田
- C. 白色的雪
- D. 白色的云
-
诗中提到的“中都”是指哪个地方?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杭州
- D. 广州
答案:
- A. 雪
- B. 白色的麦田
- B. 北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太皇太后阁六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与农耕生活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体现了更为奔放的个性和对酒的豪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