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蓬州程倅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6:18:53

美人其犹龙,渴饮金泉水。

水狭又飞去,一息蓬池耳。

是时天气清,众绿事盥洗。

遐征溘埃风,长袂蹑螭尾。

天阶甫一尺,民社犹千里。

还须手帝泽,为俗洗疮痏。

馀力裁新诗,或可代封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新蓬州程倅 其一 吴泳 〔宋代〕

美人其犹龙,渴饮金泉水。 水狭又飞去,一息蓬池耳。 是时天气清,众绿事盥洗。 遐征溘埃风,长袂蹑螭尾。 天阶甫一尺,民社犹千里。 还须手帝泽,为俗洗疮痏。 馀力裁新诗,或可代封匦。

白话文翻译:

美人如同龙一般,渴望饮用金泉水。 水流狭窄又飞逝,片刻间只在蓬池停留。 此时天气清爽,万物沐浴洗净。 远行中被尘埃和风所困,长袖如同踩着螭龙的尾巴。 天阶仅一尺高,而民众的社稷却有千里之遥。 还需借助帝王的恩泽,为世俗洗涤创伤。 余力创作新诗,或许可以代替封匣中的文书。

注释:

  • 美人其犹龙:比喻美人的高贵与不凡。
  • 渴饮金泉水: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一息蓬池耳:形容时间短暂,只在蓬池停留片刻。
  • 众绿事盥洗:指万物在清新的天气中洗净尘埃。
  • 遐征溘埃风:远行中遭遇尘埃和风。
  • 长袂蹑螭尾:形容行动轻盈,如同踩着螭龙的尾巴。
  • 天阶甫一尺:比喻天子的地位高不可攀。
  • 民社犹千里:指民众的社稷广大。
  • 还须手帝泽:需要借助帝王的恩泽。
  • 为俗洗疮痏:为世俗洗涤创伤。
  • 馀力裁新诗:用剩余的精力创作新诗。
  • 或可代封匦:或许可以代替封匣中的文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吴泳送别友人程倅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送别友人,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中“美人其犹龙”一句,以龙喻人,展现了友人的高贵品质。“渴饮金泉水”则进一步以金泉水象征美好事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后文通过“天阶甫一尺,民社犹千里”的对比,揭示了天子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以“馀力裁新诗”自勉,表达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仍要坚持创作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美人其犹龙:以龙喻人,展现友人的高贵品质。
  2. 渴饮金泉水:以金泉水象征美好事物,表达对友人的期望。
  3. 水狭又飞去:形容时间短暂,只在蓬池停留片刻。
  4. 是时天气清:描绘清新的天气,为后文铺垫。
  5. 众绿事盥洗:指万物在清新的天气中洗净尘埃。
  6. 遐征溘埃风:远行中遭遇尘埃和风。
  7. 长袂蹑螭尾:形容行动轻盈,如同踩着螭龙的尾巴。
  8. 天阶甫一尺:比喻天子的地位高不可攀。
  9. 民社犹千里:指民众的社稷广大。
  10. 还须手帝泽:需要借助帝王的恩泽。
  11. 为俗洗疮痏:为世俗洗涤创伤。
  12. 馀力裁新诗:用剩余的精力创作新诗。
  13. 或可代封匦:或许可以代替封匣中的文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美人其犹龙”、“渴饮金泉水”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比:如“天阶甫一尺,民社犹千里”,通过对比揭示了天子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 拟人:如“众绿事盥洗”,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友人的高贵品质,同时揭示了天子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以及自己对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以“馀力裁新诗”自勉,表达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仍要坚持创作的决心。

意象分析:

  • 美人其犹龙:以龙喻人,展现友人的高贵品质。
  • 渴饮金泉水:以金泉水象征美好事物,表达对友人的期望。
  • 一息蓬池耳:形容时间短暂,只在蓬池停留片刻。
  • 众绿事盥洗:指万物在清新的天气中洗净尘埃。
  • 遐征溘埃风:远行中遭遇尘埃和风。
  • 长袂蹑螭尾:形容行动轻盈,如同踩着螭龙的尾巴。
  • 天阶甫一尺:比喻天子的地位高不可攀。
  • 民社犹千里:指民众的社稷广大。
  • 还须手帝泽:需要借助帝王的恩泽。
  • 为俗洗疮痏:为世俗洗涤创伤。
  • 馀力裁新诗:用剩余的精力创作新诗。
  • 或可代封匦:或许可以代替封匣中的文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美人其犹龙”一句,以什么喻人? A. 龙 B. 凤 C. 麒麟 D. 虎 答案:A

  2. “渴饮金泉水”中的“金泉水”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珍贵水源 C. 清新空气 D. 神圣之地 答案:A

  3. “天阶甫一尺,民社犹千里”中的“天阶”和“民社”分别比喻什么? A. 天子的地位和民众的社稷 B. 天子的宝座和民众的家园 C. 天子的权力和民众的生活 D. 天子的宫殿和民众的田地 答案:A

  4. 诗中“馀力裁新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A. 放弃创作 B. 坚持创作 C. 减少创作 D. 增加创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吴泳《送新蓬州程倅》与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吴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对吴泳的生平和创作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有助于理解吴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