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3:54: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痕消得春山缬。
襟韵梅梢雪。
峡云埋梦阻归程。
家在三湘芳草满前汀。
乱离旧事从头说。
两线连腮湿。
何时宴坐锦屏中。
羞掩明灯教看壁炉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山色,眉痕似乎在春山的绣影中消逝。梅花的韵味如同雪般清新。峡谷中的云彩遮住了梦境,使归程变得遥远。我的家在三湘,芳草萋萋的河岸前。那些旧时的离乱往事,今天又得重新说起。我脸上的泪水如两道线般湿润。什么时候才能在锦屏前聚会呢?我羞愧地掩饰着,明亮的灯光下只想看那壁炉的红色火焰。
注释:
字词注释:
- 眉痕:指眉毛的痕迹,象征着人的情感和思绪。
- 春山缬:春天的山色如绣品般美丽。
- 襟韵:指衣襟上的风韵,暗示着高雅的气质。
- 峡云:峡谷中的云彩,象征着阻碍和迷茫。
- 三湘:指湘江流域,位于湖南省,是作者的故乡。
典故解析:
- 三湘: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湖南,寓意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故乡情怀。
- 梅梢雪:梅花与雪的结合,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常用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祖平是当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而闻名,作品常常反映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创作于对故乡的怀念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旧日恋情和家乡风光的追忆,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开头的“眉痕消得春山缬”,以山色的美丽来映照自己内心的情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接着“襟韵梅梢雪”则用梅花与雪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新与孤独的美感。
“峡云埋梦阻归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路途的无奈与阻隔,暗示着现实的种种困扰与梦想的遥不可及。而“家在三湘芳草满前汀”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家乡画面,既有自然之美,也有情感之深。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何时宴坐锦屏中”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通过“羞掩明灯教看壁炉红”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整个诗作在对比与反思中充满了人情味与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眉痕消得春山缬:眉痕的消逝与春山的美丽相映成趣,象征着个人情感的变化。
- 襟韵梅梢雪:梅花的韵味如雪,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峡云埋梦阻归程:峡谷的云彩遮蔽了梦境,象征着归家的阻碍。
- 家在三湘芳草满前汀: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乱离旧事从头说:旧事重提,体现了对往事的怀念。
- 两线连腮湿:泪水湿润了脸颊,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思念。
- 何时宴坐锦屏中:对重聚时光的渴望,流露出对友人聚会的期待。
- 羞掩明灯教看壁炉红:明亮的灯光下,壁炉的火焰象征着温暖与情感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山比作缬,形象而生动。
- 拟人:峡云似乎有意图,给人一种情感的共鸣。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 峡云:象征着阻碍与迷茫。
- 三湘:象征着故乡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邵祖平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家在三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湖南
- C. 广西
-
“乱离旧事从头说”中“乱离”指的是什么?
- A. 家庭繁荣
- B. 旧日情感的纷扰
- C. 自然景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虞美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邵祖平则是在细腻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歌鉴赏指南》
- 《邵祖平诗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诗词的背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