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时间: 2025-01-27 04:0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去岁寻山有旧题,
重来似与故人期。
回峦俯仰如迎客,
流水喧鸣拟索诗。
岭路依危通鸟过,
吾身趁健白云随。
自怜久快屠门嚼,
欲往安能久茹芝。
白话文翻译
去年游山时写过题目,
今年再来似乎与故人相约。
山峦回环俯仰,如同在迎接客人,
溪水潺潺作响,似乎在索要诗篇。
山岭小路险峻,鸟儿在空中飞过,
我跟随着健壮的身体,白云漫游。
自己怜惜久在屠门中品尝肉味,
想要去哪里,怎能久留在茹芝的地方呢。
注释
- 寻山:游览山水。
- 旧题:指以前写过的诗题。
- 重来:再次来到。
- 回峦:指山峦的回旋和起伏。
- 俯仰:低头和抬头,形容山的高低变化。
- 流水喧鸣: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
- 拟索诗:像是在索要诗歌。
- 岭路依危:山岭的道路险峻。
- 屠门:屠宰的地方。
- 茹芝:吃草药(指长生不老的食物)。
典故解析
“屠门”指代屠夫的家,暗喻诗人自嘲沉迷于世俗享乐,缺乏高雅的修养。与传统的隐逸文化形成对比。诗中的“茹芝”是古人追求的长生不老草药,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50年-1125年),字允和,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散文,作品多表现清新、质朴的风格。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师道再游翠岩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重聚的欣喜,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游翠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提到去年游山时已写过的题目,这种承接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思想的延续。随着诗人的再到来,似乎与故人再次相约,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
在描写山水时,诗人运用“回峦俯仰如迎客”的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峦的层叠与气势,仿佛山在迎接他这个旅客。接着,流水的声音如同在索要诗篇,使得环境更加灵动,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岭路的险峻和鸟儿的飞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形成了矛盾而深刻的情感。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融合了个人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岁寻山有旧题:去年游玩山时写下的诗题,表明对往事的回忆。
- 重来似与故人期:再次来到此地,仿佛与旧友相约而至,渲染出期待与亲切感。
- 回峦俯仰如迎客:山峦的高低起伏,像是在迎接客人,生动形象。
- 流水喧鸣拟索诗:溪水流动的声音像是在索取诗作,使山水的灵动与诗人的思绪结合。
- 岭路依危通鸟过:险峻的山路上,有鸟儿飞过,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吾身趁健白云随:诗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跟随白云,表达悠然自得的状态。
- 自怜久快屠门嚼:自我感叹长久沉迷于世俗,暗示对生活的反思。
- 欲往安能久茹芝:想要向往理想生活,却无法长久留在理想的境地,体现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回峦俯仰如迎客”,形象生动。
- 拟人:流水“拟索诗”,使景物具有人性。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友人的重聚所带来的喜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哲思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水: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诗意的流淌。
- 鸟:自由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白云:象征着轻松自如的生活状态。
- 屠门:世俗生活的象征,暗示对物质享乐的沉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去年游山时写过的题目是什么?
- A. 新题
- B. 旧题
- C. 幻想
-
诗中“流水喧鸣拟索诗”意指什么?
- A. 水声美妙
- B. 水在寻求诗作
- C. 水流湍急
-
“自怜久快屠门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朋友的不满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侧重于静谧的山水意象。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的逃避。
这些作品均涉及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内心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