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0:20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

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

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

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
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
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
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第一缕光亮惊醒了失去的旧山,瑶台化作寒气包围着我。
江心的冰冻使得蛟蜃愁苦,匣子里的冰冷发出千声吼鸣。
门紧闭着,洛阳的人迹已绝,指尖划过东郭,留下干燥的足迹。
凤池的景色比不上梁园的客人,咳唾的声音犹如珍珠掉落在玉盘上。

注释:

  • 破晓: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地方。
  • 蛟蜃:传说中的水生怪物,象征着无常与愁苦。
  • 匣里:指装冰的匣子,暗喻诗人内心的寒冷。
  • 洛阳:古代著名城市,寓意人迹罕至的荒凉。
  • 凤池、梁园:都是古代名园,象征优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士元,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语言简练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融合,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冬季雪景中创作,诗人受邀与友人共赏雪景,表达了在寒冷的冬日中对美景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冷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知和内心的思绪。开头以“破晓初惊失旧山”引入,展现了清晨初醒时的宁静与寒冷,接着通过“江心冻合愁蛟蜃”描绘了江中的冰冻,隐喻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后面两句“门闭洛阳人迹绝”则表达了孤独和人迹罕至的荒凉感。最后的“凤池不比梁园客”指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用珠玑掉落在玉盘上形容内心的惆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破晓初惊失旧山:清晨的阳光意外地打破了旧山的宁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瑶台化出坐中寒:瑶台的寒气似乎在诗人坐下时化作了冷意,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 江心冻合愁蛟蜃:江水结冰,蛟蜃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 匣里冰生吼镆千:匣子里的冰发出千声吼叫,表达内心的压抑与愤懑。
  • 门闭洛阳人迹绝:闭门不出,洛阳之地已无人的痕迹,体现了孤独。
  • 指穿东郭履痕乾:指尖划过干燥的地面,象征着淡薄的人际关系。
  • 凤池不比梁园客:凤池的景色不及梁园的客人,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咳唾珠玑落玉盘:咳嗽声如同珍珠掉落在玉盘上,传达出一种凄凉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台化出坐中寒”,将瑶台比作寒冷的来源。
  • 对仗:如“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形成整齐的对比。
  • 拟人:如“匣里冰生吼镆千”,使冰似乎有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孤独。
  • 瑶台:象征理想与美好。
  • 蛟蜃:象征无常与愁苦。
  • 凤池、梁园:象征优雅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晓初惊失旧山”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A) 寂静的夜晚
    B) 清晨的宁静
    C) 暴风雪的来临

  2. “凤池不比梁园客”中,凤池和梁园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孤独的心境
    C) 冰冷的自然

答案:

  1. B) 清晨的宁静
  2. A) 美好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江雪》同样描绘了冬天的孤寂与自然的美。两者都表达了对人世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陈师道的诗更具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师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