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栏桥畔同携手,
头上春星。
脚下春英。
隔水楼台上下灯。
栏杆倚到无言处,
细味人生。
事事无凭。
月底西山似梦青。
白话文翻译:
在赤栏桥边我们手牵手,
头顶上闪烁着春天的星星。
脚下是盛开的春花。
隔着水面,楼台上上下都点亮了灯。
倚靠在栏杆上,沉默无语,
细细品味人生的滋味。
万事都没有凭据。
月末的西山如梦一般青翠。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栏桥:一种桥的名称,可能指颜色或特定的风格。
- 携手:手牵手,表示亲密和温暖。
- 春星:春天的星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春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美丽和生命。
- 隔水楼台:指水面上的楼台,可能有一种遥远而又亲近的感觉。
- 无言处:指沉默的状态,表达一种深思或沉默的美。
- 细味人生:认真品味人生的经历与感受。
- 事事无凭:万事都没有确凿的依据,反映人生的虚无感。
- 月底西山似梦青:月底时分西山的景色如梦般青翠,给人一种恍惚的美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8-1980),字梦峰,号天池,江苏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品包括《诗词选》等。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情感,具有浓烈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无常与虚无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人通过赤栏桥的景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头上春星,脚下春英”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密的氛围。
“隔水楼台上下灯”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好,楼台的灯光透着温柔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期待。栏杆倚靠,无言处的细味人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沉思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深邃的理解。
最后,诗人以“事事无凭”与“月底西山似梦青”结束,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瞬间的留恋。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述中,融合了对生命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栏桥畔同携手: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友人或爱侣在桥边手牵手,亲密无间。
- 头上春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暗示美好的未来。
- 脚下春英:指盛开的花朵,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 隔水楼台上下灯:描绘了水面反射的灯光,增添了夜晚的浪漫气氛。
- 栏杆倚到无言处:表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令人沉思。
- 细味人生:强调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体验。
- 事事无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认知。
- 月底西山似梦青:用梦境般的景象结束,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山比作梦,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 对仗:如“上下灯”与“无言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春星、春英、楼台、灯光形成一幅生动的春夜图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栏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春星:代表希望与生命。
- 春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灯:象征着温暖与思念。
- 栏杆:代表着一种生活的依靠。
- 西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头上春星”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星星
B. 秋天的星星
C. 夏天的星星
D. 冬天的星星 -
“事事无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确定性
B. 对人生的无常感慨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提到的“栏杆”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自由
B. 依靠与沉思
C. 遥远
D. 宁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顾随的《采桑子》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顾随更多地关注细腻的情感与自然之美,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饮酒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词选》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顾随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