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时间: 2025-01-27 04:09:39

连夕雨盈畴。

先为农家做麦秋。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

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

又与随时验乐忧。

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

为尔簪花插满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 魏了翁

连夕雨盈畴。
先为农家做麦秋。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
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
又与随时验乐忧。
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
为尔簪花插满头。

白话文翻译:

连夜的雨水浸润了田畴,
农家先要忙着收割麦子。
今年的气候怎么样,晴好的日子已经来了,
应该是天公和你一起游玩吧。
应当事事都考虑民众的需要,
同时也要根据时节来检验快乐与忧愁。
当民众心情愉快时,天气也会变好,
就让我们为你插上满头的花吧。

注释:

  • 连夕:连续的夜晚。
  • 盈畴:田畴满溢,指雨水充足。
  • 甲子:指天干地支中的一个循环,寓意时间的长久。
  • 天公:天神,指天气的主宰。
  • 随事与民求:根据实际情况满足百姓的需求。
  • 簪花插满头:形容欢乐的场景,插花象征着喜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廷照,号宗泽,宋代诗人,官至提刑,擅长诗词,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的作品多描绘民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元宵节前夕写的,表达了对农家丰收的期待和对民生安乐的关心,体现了作者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通过描绘连夜的雨水和农家的忙碌,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诗中开头的“连夕雨盈畴”描绘了丰盈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丰收的希望。接着提到“先为农家做麦秋”,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一句,作者以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展现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接下来的“随事与民求”,强调了治理者应关注百姓的需求,表现出一种关怀与责任感。

最后的“为尔簪花插满头”,则是一种祝福的表达,象征着欢庆与美好,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显示了魏了翁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连夕雨盈畴:描写夜间降雨的情景,体现出自然的滋养。
    • 先为农家做麦秋: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工作。
    •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通过时间的变化引发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 应是天公及尔游:将天气的变化与神灵的活动联系,展示一种信仰。
    • 随事与民求:治理者应关注民众的需求,体现社群意识。
    • 又与随时验乐忧:关注社会的喜乐与忧愁,反映政治的责任。
    • 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民众的心情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强调和谐。
    • 为尔簪花插满头:祝愿生活美好,象征欢乐和庆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气与人情相联系,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形成美感。
    • 拟人:天公的游玩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农民和民生的关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滋养和丰收。
  • 田畴:代表着农业和农民的辛勤。
  • 天公:象征自然和命运的主宰。
  • :象征着美好、快乐和节日的欢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连夕雨盈畴”意指: A. 田地缺水
    B. 田地充满雨水
    C. 田地干旱
    D. 田地被风吹干

  2. “随事与民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民众的漠不关心
    B. 关注民众的需求
    C. 不在乎社会变化
    D. 只关心自己的安乐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南乡子》与杜甫的《春望》均关注民生,但魏了翁的诗更多体现了对丰收的期待,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