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山阻风》

时间: 2025-01-27 04:21:13

柳枝摇不息,久立望空津。

帆势遥投戍,涛声故近人。

云光开岸晚,草色澹溪春。

安得知言者,披襟志一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枝摇不息,久立望空津。
帆势遥投戍,涛声故近人。
云光开岸晚,草色澹溪春。
安得知言者,披襟志一申。

白话文翻译:

柳枝在风中不停摇曳,我在这里长久地仰望着空中的渡口。远处的帆船渐渐驶向边防,涛声依旧让人感到亲近。晚霞映照着岸边的云彩,溪水的草色在春天显得淡雅。可惜的是,哪里能找到知音之人,向他们诉说我心中的志向呢?

注释:

  • 柳枝:指柳树的枝条,常用来象征柔情和思念。
  • 空津:渡口,水上交通的地方。
  • 帆势:帆的形势,形容船只的航行状态。
  • :边防、哨所,这里指代守卫的地方。
  • 涛声:海浪的声音,带有亲切感。
  • 云光:指晚霞的光辉。
  • 草色:草的颜色,这里指春天草木的生机。
  • 知言者:知音、志同道合的人。
  • 披襟:解开衣襟,表示心中情感的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鼐(1739年-1815年),字恭,号阮亭,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四合山阻风》创作于姚鼐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四合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四合山阻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开篇以“柳枝摇不息”引出景象,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目光投向远方的渡口,帆船远航与涛声相伴,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旅程感。诗中“云光开岸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象,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留意身边的美好。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在风景如画的四合山中,诗人虽身处自然之美,却感到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冲突,令读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枝摇不息:描绘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久立望空津:诗人长时间站立,目光投向空中的渡口,展现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 帆势遥投戍:远方的帆船正朝着边防驶去,传达出一种远行的孤独感。
  • 涛声故近人:涛声让人感到亲近,仿佛是对故人的呼唤,唤起人们的思乡情。
  • 云光开岸晚:晚霞映照着岸边的云彩,体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草色澹溪春:溪水旁的草色清淡而春意盎然,营造出一种恬静的自然氛围。
  • 安得知言者:表达寻找知音的渴望,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期望。
  • 披襟志一申:解开衣襟诉说志向,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情感的释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枝与生命的活力相联系。
  • 拟人:涛声被赋予亲近感,仿佛在与诗人交流。
  • 对仗:诗句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冲突,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枝:象征柔情与思念。
  • 帆船:象征远行与孤独。
  • 涛声:象征故乡与亲近感。
  • 云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时光的流逝。
  • 草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些元素?
    A. 山水
    B. 柳树、帆船、涛声
    C. 花草、星月

  2. “安得知言者”中“知言者”指的是?
    A. 自然
    B. 知音、志同道合的人
    C. 朋友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中》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四合山阻风》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姚鼐的诗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旅途中的壮丽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