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7:0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其二
到门嘶骑,乍鸳衾寒破。明月怀中霎时堕。
道相逢蓦地,乍见翻疑,却不信昨夜梦儿真个。
笑啼浑不惯,小握柔荑,扶入云房并肩可。
方寸小韦囊,替整归装,还几度询侬劳么。
更搜索柔肠话寒暄,只阵阵销魂,口脂风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骑马来到门前,突然间鸳鸯被子冷了。明月在怀中瞬间坠落。
在路上偶然相遇,乍一见面翻生疑惑,竟不相信昨夜的梦是真的。
笑声和哭声都显得不自然,轻握着她柔嫩的手,陪她一起走入云房并肩而立。
小小的韦囊已整理好,几次询问你辛苦了没有。
更进一步聊聊柔情的话语,只有阵阵销魂的感觉,唇上的香气随着风飘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嘶骑:骑马的声音。
- 鸳衾:鸳鸯被子,象征情侣。
- 霎时:瞬间。
- 翻疑:产生怀疑。
- 柔荑:柔嫩的手。
- 云房:象征温馨的居所或情爱之地。
- 方寸小韦囊:指装饰品袋,一种细小的袋子。
- 询侬劳:询问你辛苦了吗。
- 柔肠:形容柔情,内心深情。
典故解析:
- 明月:常象征思念和爱情。
- 梦儿:常用来表达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宪融,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婉约,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之中,反映了诗人在情感上的纠结与渴望,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憧憬与怀疑。开篇“到门嘶骑,乍鸳衾寒破”便在描绘如梦似幻的情景中引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骑马的声音象征着爱情的到来,而“鸳衾寒破”则暗示了爱情的脆弱与不确定。明月作为情感的寄托,既是思念的象征,也是梦中情景的反映。“道相逢蓦地,乍见翻疑”表达了在重逢时的惊喜与不安,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感到困惑。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小握柔荑”体现了爱情中的温暖与亲密,而“云房”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流露出对于爱情的珍视与怀疑,让读者在细腻的文字中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到门嘶骑,乍鸳衾寒破”:骑马来到门口,突然感到鸳鸯被子变冷,象征爱情的瞬间变化。
- “明月怀中霎时堕”:怀中的明月瞬间坠落,暗示内心的失落。
- “道相逢蓦地,乍见翻疑”:偶然相遇,突然见面,心中产生怀疑。
- “却不信昨夜梦儿真个”:不相信昨夜的梦是真的,反映对现实的不安。
- “笑啼浑不惯”:笑与哭都显得不自然,心情复杂。
- “小握柔荑,扶入云房并肩可”:轻握她的手,扶她进入温馨的房间,表现亲密。
- “方寸小韦囊,替整归装”:小小的袋子已整理好,象征对爱情的期待。
- “更搜索柔肠话寒暄”:进一步聊柔情的话,表现对情感的渴望。
- “只阵阵销魂,口脂风过”:只有阵阵销魂的感觉,唇上的香气随风飘过,传达亲密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怀中霎时堕”比喻内心的失落。
- 拟人:“鸳衾寒破”赋予物体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爱情的脆弱与坚定,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真挚追求与内心的纠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情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思念、期盼。
- 鸳衾:象征爱情的温暖与脆弱。
- 云房:温暖的爱情空间。
- 柔荑:柔情与亲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到门嘶骑”中的“嘶骑”指的是: A. 骑马的声音
B. 骑马的速度
C. 骑马的人 -
诗中“明月怀中霎时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惊喜
C. 开心 -
“小握柔荑”描述的是什么? A. 亲密的握手
B. 轻松的拥抱
C. 随意的触碰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作为情感寄托,展现了孤独与思念。而顾宪融的《洞仙歌 其二》则通过对爱的细腻描写,表现了爱情的复杂性与美好。两者都在不同的情感维度上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顾宪融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