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6:57:08

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

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

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

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

意思解释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四

作者: 吴兆 〔明代〕

原文展示:

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
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
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
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


白话文翻译:

越地的女子擅长掌舟,吴国的姬妾在船上轻声唱歌。
酒杯低置在芳香的树下,游人聚集在古老的堤头。
香气四溢,寻找仙人来访,灵秀的山峰询问佛法的流传。
花开时节没有远近之分,分散在日光下出城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常以善于水性闻名。
  • 吴姬:指吴国的女子,形象优雅。
  • :酒杯,古代饮酒用具。
  • 芳树:芬芳的树木。
  • 古堤:古老的堤岸。
  • 香酝:香气弥漫,指酒或花香。
  • 灵峰:指秀美的山峰。
  • 梵流:佛法的传播。
  • 花时:花开的季节。

典故解析: “越女”和“吴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分别象征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情。该诗的意象将春游的欢乐与自然景色结合,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魅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兆,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绘水乡风景与人文风情,其诗歌多灵动洒脱,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西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游春的场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们欢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西湖春游的欢愉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开篇用“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灵动与优雅,展现了水上游玩的美好画面。紧接着“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表现了游人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聚集在古老堤岸下,享受着美酒与花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中“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一句,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元素相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则强调了春天游玩的普遍性,无论远近,大家都愿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中走出城外,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意象,展现了春游的欢乐与自然的美丽,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女善拿舟:描绘越地女子的水性,生动形象。
  2. 吴姬解棹讴:展现吴国女子的优雅与歌声,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3. 尊低芳树下:描写饮酒的场景,酒杯低放,暗示轻松自在。
  4. 人拥古堤头:游人聚集,表现出热闹的春游场景。
  5. 香酝寻仙客:香气四溢,暗示追求理想与美好,寻找仙人。
  6. 灵峰问梵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佛教文化。
  7. 花时无远近:春游的普遍性,人人皆可共享美好。
  8. 分日出城游:强调春天的美好,游玩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形象化的描述将游玩与自然景色结合。
  • 对仗:如“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形成音韵和谐的结构。
  • 拟人:香气与山峰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春游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春天的美丽与欢乐,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女:象征着水乡的灵动与美丽。
  • 吴姬:代表优雅与音乐的魅力。
  • 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古堤:承载历史与文化的地方。
  • 香酝:代表生活的愉悦与享受。
  • 灵峰:自然的灵秀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越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女子?

    • A. 吴国
    • B. 越国
    • C. 齐国
  2. 填空题:诗中“尊低芳树下”反映了什么样的场景?____

  3. 判断题:诗歌中强调了春游的普遍性。(对/错)

答案:

  1. B
  2. 饮酒的场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写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作品,同样展现了西湖的美丽。

诗词对比: 对比吴兆的《西湖春游词》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吴兆更注重描绘春游的欢乐氛围,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西湖文化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