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寄微之》

时间: 2025-01-26 07:44:51

畬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

想念土风今若此,

料看生计合何如。

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

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事寄微之
白居易

畬田涩米不耕锄,
旱地荒园少菜蔬。
想念土风今若此,
料看生计合何如。

衣缝纰颣黄丝绢,
饭下腥咸白小鱼。
饱暖饥寒何足道,
此身长短是空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苦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稻田干瘪不耕作,旱地荒园里几乎没有菜蔬,显示出农田的荒凉与贫困。作者感叹如今的土风(乡土民风)如此萧条,未来的生计又将如何维持。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缝制衣服时用的黄丝绢,以及餐桌上腥咸的小鱼,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简单。最后,诗中指出,饱暖与饥寒已不再重要,生命的长短其实都是一种虚无感,反映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注释:

  1. 畬田:指稻田,特指用来种植水稻的田地。
  2. 涩米:指米饭煮得过于干硬,口感不好。
  3. 旱地:指不易灌溉的土地,通常用于种植旱作作物。
  4. :指蔬菜,这里形容因荒凉而缺乏。
  5. 衣缝纰颣:缝制衣物时出现的疵点,形象地表现生活的窘迫。
  6. 腥咸:形容食物的口味,腥味和咸味的结合,暗示饮食的单调和贫乏。
  7. 饱暖饥寒:意指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反映出生活的基本困扰。
  8. 空虚:指一种内心的失落感,强调生命的无常与虚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常探讨社会问题和人情世态。白居易在仕途上经历过多次波折,他的诗作反映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加深之时。白居易在这一时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体现了他对贫困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即事寄微之》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思考。诗中通过对农田、蔬菜、衣物和饮食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生活的困顿与拮据。尤其是“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两句,既具体又形象,揭示了生活的单调与乏味,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不满。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尤其在最后一句“此身长短是空虚”中,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怀疑与思考,揭示生命的短暂与空虚,让人深思。白居易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的生活困境与更广泛的人生体验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畬田涩米不耕锄:稻田干瘪,无法耕作,暗示生产的停滞。
  2. 旱地荒园少菜蔬:旱地荒芜,缺乏蔬菜,表现生活的贫困。
  3. 想念土风今若此:怀念过去的乡土风情,如今却如此困顿。
  4. 料看生计合何如:对生活的未来充满忧虑和不安。
  5. 衣缝纰颣黄丝绢:缝制衣物时出现的瑕疵,象征生活的无奈。
  6. 饭下腥咸白小鱼:简单的饮食,反映生活的贫乏。
  7. 饱暖饥寒何足道:对生活基本需求的思考,强调其无足轻重。
  8. 此身长短是空虚:即使生命的长短,内心的空虚感无法改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饱暖饥寒”,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空虚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排比:将生活的各个方面逐一列举,增强了诗歌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述生活的艰辛,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物质贫乏与精神空虚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

意象分析:

  1. 田地:象征着生计与生活的基础,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困境。
  2. 衣物:代表个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生活的不易。
  3. 饮食: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反映了生活的单调。
  4. 空虚:指内心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即事寄微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生活困苦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2. 诗中提到“饱暖饥寒何足道”是什么意思? A.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吃饱穿暖
    B. 生活的基本需求已经不再重要
    C. 生活的富裕是最重要的
    D. 食物的味道很重要

  3. 诗中“衣缝纰颣黄丝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生活窘迫的无奈
    C. 对时尚的追求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与贫困带来的困扰。
  • 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有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即事寄微之》和杜甫的《兵车行》,两首诗都关注民生困苦,但白居易更多地从个人生活的视角出发,而杜甫则是从社会动荡和战乱的角度分析民生困境,展现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集》,收录了白居易的众多作品,帮助理解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2. 《唐诗三百首》,对唐诗的经典作品进行汇编,是研究唐诗的基础读物。
  3. 学术论文、书籍关于唐代诗歌与社会的研究,提供更深入的背景信息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