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09:31

末着尤奇特,杯行忽坐亡。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

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

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末着尤奇特,杯行忽坐亡。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
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
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简卿的怀念和哀伤。诗人感叹王简卿的特别,酒杯中的酒意外地空了,仿佛他已经不在了。曾经在身边的侍女如今无香而散,只有砚台留给了后人。长乐宫的旌旗已经更换,而平泉的竹林和石头变得荒凉。如今我呼唤您,却得不到回应,外界的议论又有何伤害呢?


注释:

  • 尤奇特:尤,特别;奇特,特别的。
  • 杯行忽坐亡:杯中的酒意外地空了,暗指王简卿的突然离世。
  • 无香分侍女:侍女已离去,失去往日的香气和陪伴。
  • 有砚遗诸郎:留给后人的只是砚台,象征着王简卿的文才。
  • 长乐旌旗改:长乐宫的旌旗已经改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平泉竹石荒:平泉的竹林和石头变得荒凉,暗示王简卿的去世带来的凋零。
  • 公今呼不应:我现在呼唤您,却得不到回应。
  • 浮议果何伤:外界的议论又有什么影响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克庄,号靖节,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感情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常常体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是刘克庄为悼念王简卿所作,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王简卿是刘克庄的好友,二人情谊深厚,王的去世让刘克庄倍感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沉痛怀念。诗的开头以“末着尤奇特”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王简卿的特殊怀念。接着,通过“杯行忽坐亡”的意象,诗人用饮酒的场景引入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似乎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王简卿的追忆,侍女的离去象征着往日的繁华已去,而砚台的遗留则暗示着王的才华依旧存在,但再无其人。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反映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

“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则通过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氛围,表现出王简卿临走后,周围一切似乎都失去了生气,诗人的内心也因此而感到空荡荡的。

最后一句“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既是对友人不再的无奈呼唤,又是一种对世俗议论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忠诚与对死亡的无畏。这首诗整体上以感伤为主,情感细腻,结构严谨,展现了刘克庄高超的诗歌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末着尤奇特:开篇即指出王简卿的独特与珍贵。
  • 杯行忽坐亡:通过饮酒描绘出王的突然离世。
  • 无香分侍女:表达了侍女的离去与繁华的消逝。
  • 有砚遗诸郎:强调王简卿的才华和留下的遗物。
  • 长乐旌旗改: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象征着无常。
  • 平泉竹石荒: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荒凉。
  • 公今呼不应:对友人的呼唤无法回应,增添了悲伤。
  • 浮议果何伤:对外界议论的无所谓,反映内心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杯行”比喻生命的短暂。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称,如“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
  • 拟人:侍女和砚台被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饮酒和社交,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代表美好与繁华的过去。
  • :象征文化与才华的遗留。
  • 旌旗: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变迁。
  • 竹石:自然景物的荒凉,反映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侍女”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过去
    • B. 忍耐的精神
    • C. 朋友的忠诚
  2. “杯行忽坐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活的无趣
    • B. 生命的脆弱
    • C. 对饮酒的喜爱
  3. 诗人对外界议论的态度是?

    • A. 非常在意
    • B. 无所谓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与感伤,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挽王简卿侍郎三首》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