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疋沙场似电奔,轰天笳吹簇辕门。
而今出借东家马,烟雨孤行小麦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场的场景,犹如闪电般疾驰的马匹,战鼓声震天响,围聚在车辕的门口。如今我借用了邻家的马,在烟雨朦胧中独自走向小麦村。
注释:
- 万疋:这里指的是成群的马匹,"疋"是古代对马匹的计量单位。
- 沙场:战场,指打仗的地方。
- 轰天:形容声音非常响亮,震动天空。
- 笳:一种古代的乐器,通常用来在战场上吹奏,表示号召士兵。
- 簇:聚集,围绕。
- 辕门:车辕的门口,这里指战车的入口。
- 出借:借用,借来。
- 东家:邻居,居住在东边的人家。
- 烟雨:形容细雨迷蒙的天气。
- 孤行:独自一人行走。
- 小麦村:指的是一个以小麦为主的村庄。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中的军事场景和借马情节可反映出当时战乱频繁,士人流亡的社会现象。诗中虽描绘了战斗的景象,但最后却回到了平常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临川,南宋时期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词上的造诣极高,风格多样,擅长写景抒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往往通过诗歌反映出战乱带来的苦楚与对家园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巨大反差。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战场的激烈场景,马匹奔腾、战鼓轰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体现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英勇与紧迫感。然而,随着诗意的转变,诗人借用了邻家的马,独自一人走向小麦村,这一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对战乱的痛苦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疋沙场似电奔:描绘了战场上马匹如电般快速奔跑的情景,表现出战斗的激烈。
- 轰天笳吹簇辕门:战鼓声震天,号角声聚集在车辕门口,进一步突出战争的紧迫感。
- 而今出借东家马:诗人如今借用邻家的马,暗示他当前的处境与过去的战斗形成鲜明对比。
- 烟雨孤行小麦村:在烟雨朦胧的环境中,诗人孤独地前往小麦村,体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似电奔”),拟人(“轰天”),对仗(“万疋沙场”与“轰天笳吹”),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战场:象征着动荡与混乱,代表着历史上频繁的战争。
- 马匹:象征着力量与速度,同时也暗示着流亡与逃避。
- 烟雨:代表着迷茫与不确定,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小麦村:象征着田园生活与和平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万疋”指的是什么? A. 多条河流
B. 成群的马匹
C. 大量的士兵
D. 高大的树木 -
诗中“轰天笳吹”表现了什么? A. 平静的生活
B. 战斗的紧迫感
C. 乡村的宁静
D. 人们的欢笑 -
诗人借用邻家的马,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对战斗的向往
B. 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C. 对朋友的感激
D.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沧浪馆夜归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楚,但刘克庄更多地展现了对个人生活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更宏观的历史视野。两者风格各异,但都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