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蓬莱宫殿》
时间: 2025-02-04 16:1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蓬莱宫殿。去人间三万。玉体仙娥有谁见。被月朋雪友,邀下琼楼,溪桥畔。相对寒光浅浅。一般天上格,独带真香,冰麝犹嫌未清远。似太真望幸,一饷销凝,愁未惯。消瘦难禁素练。又只恐东风破寒来,伴神女同归,阆峰仙苑。
白话文翻译:
蓬莱的宫殿,远离人间三万里。谁见过那玉体的仙女呢?在月光和雪友的陪伴下,邀请我在琼楼和溪桥旁。我们对面映着淡淡的寒光,犹如天上一般,独自散发着真香,冰冷的麝香依旧觉得不够清远。似乎是太真仙子盼望着我,稍微消去凝聚的愁绪,却还没有习惯这种愁苦。消瘦难忍的我,唯恐东风将寒冷打破,伴着神女一同回到阆苑仙境。
注释: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玉体:指仙女的身体,形容其美丽。
- 琼楼:指美丽的楼阁,常用于形容仙境。
- 寒光:指夜间微弱的光线。
- 冰麝:一种香料,象征清冷的香气。
- 太真:指王嫱,即王母娘娘的别称。
- 阆峰仙苑:传说中的仙境,意指仙人的居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此诗为佚名作品,具体作者不可考。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期,诗词创作繁盛,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可能源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和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蓬莱宫殿》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蓬莱宫殿”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远离尘世喧嚣,追寻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描绘仙境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愁苦,特别是“愁未惯”和“消瘦难禁素练”这一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寒光”、“冰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清雅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蓬莱宫殿。去人间三万。”:蓬莱的宫殿远离人间三万里,暗示仙境的遥远与神秘。
- “玉体仙娥有谁见。”:玉体的仙女是难以见到的,强调其稀有和美丽。
- “被月朋雪友,邀下琼楼,溪桥畔。”:在月光和雪夜的陪伴下,邀我到美丽的楼阁和溪边。
- “相对寒光浅浅。”:两人相对,映出淡淡的寒光,暗示了一种清冷的美感。
- “一般天上格,独带真香。”:仙女的气质如同天上神仙一般,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 “冰麝犹嫌未清远。”:冰冷的麝香仍觉得不够清远,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似太真望幸,一饷销凝,愁未惯。”:似乎是太真仙子在期待我,虽稍微消去忧愁,但仍感到不适应。
- “消瘦难禁素练。”:因为思念而消瘦,难以忍受这种单薄的状态。
- “又只恐东风破寒来,伴神女同归,阆峰仙苑。”:唯恐东风来袭,打破寒冷,神女将要归去仙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蓬莱宫殿”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将寒光、香气赋予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理想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蓬莱:象征理想的生活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 寒光:代表清冷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 冰麝:象征清冷的美,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理想的生活
- C. 现实的困扰
-
“寒光浅浅”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清冷与孤独
- C. 激昂
-
诗中提到的“太真”指代的是谁?
- A. 一位仙女
- B. 王母娘娘
- C. 普通女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理想境界的诗作。
- 《天净沙·秋思》:表现孤独和思乡情怀的作品。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君不见》:李白的作品,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与本诗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