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慰秋湄悼亡》

时间: 2025-02-04 16:58:22

毗邪丈室,尽销除客慧。

来往天花本游戏。

甚鬓丝、禅榻轻飏茶烟,忘不了、十载怨红颦翠。

伤春惊刻骨,我亦愁人,断梦三生费清泪。

独茧自缠绵,解脱繁丝,还倚仗、莲台香偈。

好打叠、前尘付双修,漫长簟、空房更伤孤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毗邪丈室,尽销除客慧。
来往天花本游戏。
甚鬓丝禅榻轻飏茶烟,
忘不了十载怨红颦翠。
伤春惊刻骨,我亦愁人,
断梦三生费清泪。
独茧自缠绵,解脱繁丝,
还倚仗莲台香偈。
好打叠前尘付双修,
漫长簟空房更伤孤寄。

白话文翻译:

在毗邪的房间里,所有的烦恼都被驱散。
来往的花瓣本是游戏而已。
那轻盈的茶烟在禅榻上飘散,
让我忘不掉那十年的怨恨和愁苦。
伤春的感觉如同刀割,我也因此忧愁,
断梦三生只留下清泪。
独自把自己缠绕在情感中,
解脱繁杂的思绪,
还依赖著莲台的香气和偈语。
希望能将过去的种种抛开,与爱人双修,
但漫长的空房更让我感到孤独。

注释:

  • 毗邪: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代表智慧与觉悟。
  • 丈室:指房间,指代隐逸的生活。
  • 轻飏:轻轻飘扬,形容茶烟的轻盈。
  • 怨红颦翠:指因爱情而生的怨恨和忧愁。
  • 莲台香偈:指佛教的莲花座和诵念的偈语,象征着智慧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恭绰,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人生哲理的结合,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叶恭绰生活中的一段痛苦时光,可能是由于失去挚爱或亲友,引发对过去的思考与伤感。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与生命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洞仙歌·慰秋湄悼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伤感。开头几句通过“毗邪丈室”的意象,呈现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仿佛在告别世俗的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并未能掩盖内心的痛苦,后续的描写中,不断提到“十载怨红颦翠”,体现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无法释怀的痛。

诗中“伤春惊刻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却引发了深切的忧愁,情感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撕裂与孤独。作者通过独自缠绵的意象,表现出对情感的迷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几句则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孤独感,尽管想要与爱人双修,却只能在空荡的房间中感伤孤寂。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结合了现实与虚幻,表现了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使得诗作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毗邪丈室,尽销除客慧:在高僧的房间中,所有的烦恼与客观的智慧都被驱散,象征一种内心的宁静。
  2. 来往天花本游戏:来往的花瓣,仿佛是生活的游戏,轻松而不真实。
  3. 甚鬓丝禅榻轻飏茶烟:形象地描绘了茶烟轻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4. 忘不了十载怨红颦翠:十年的情感纠葛难以忘怀,表现出对过去的执念。
  5. 伤春惊刻骨,我亦愁人:春天的伤感如同刀割,自己也在愁苦中挣扎。
  6. 断梦三生费清泪:三生三世的梦境已断,留下的只有清泪。
  7. 独茧自缠绵,解脱繁丝:独自一人缠绕于情感之中,想要解脱却又难以放下。
  8. 还倚仗莲台香偈:依赖佛教的智慧与宁静,寻找内心的平和。
  9. 好打叠前尘付双修:希望能将过去的情感交给爱人,期望共同修行。
  10. 漫长簟空房更伤孤寄:空荡的房间让孤独感更加强烈,暗示着深切的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怨红颦翠”,将情感比作花朵的凋谢,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茶烟的轻盈仿佛有了生命,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爱情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毗邪:象征智慧与觉悟,代表一种心灵的寄托。
  • 茶烟:象征宁静与悠然,表达一种内心的安宁。
  • 莲台:象征佛教的智慧与宁静,是内心的依托。
  • 红颦翠:代表着爱情的愁苦,表达对过往情感的执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毗邪丈室”指代什么? A. 朋友的家
    B. 高僧的房间
    C. 一座寺庙
    D. 一片花园

  2. 诗中提到的“怨红颦翠”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对爱情的怨恨与愁苦
    C. 对亲人的怀念
    D. 自然的美丽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友情的珍贵
    B. 对爱情的追忆与孤独
    C. 生活的乐趣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作,表现对爱情的感悟。
  • 李清照的词作,表现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与追忆。

诗词对比

  • 叶恭绰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执念与追忆,但叶恭绰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生命体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叶恭绰诗集》
  4. 《红楼梦》相关研究文献
  5. 《李清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