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安仁宰捣蒜》

时间: 2025-01-11 14:19:44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

半破磁缸成醋酒,

死牛肠肚作馒头。

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

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
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
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
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安仁县的县令贪婪苛刻,百姓的脂膏都被榨取得满脸流油。
破旧的磁缸里装着酸酒,死牛的肠肚被做成馒头。
账房每年只给三顿饭,乡老却要犯五次瓯。
半醉半醒地走出县城,大家都为这苦难的生活感到无比忧愁。

注释

  • 诛求:苛刻地索取。
  • 脂膏:比喻百姓的财富。
  • 磁缸:陶制的容器。
  • 醋酒:酸败的酒。
  • 帐生:账房先生。
  • 盘庚:古代商朝的君主,此处可能指乡老。
  • :古代的酒器。
  • 涂炭:比喻极度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贻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安仁县令的贪婪和百姓的苦难生活,通过对县令的讽刺和对百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安仁县令的贪婪和百姓苦难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疾苦。诗中“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直接点出了县令的贪婪,而“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则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的贫困生活。后两句“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更是深刻地表达了百姓的无奈和忧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仁县令好诛求:直接点出县令的贪婪本性。
  2. 百姓脂膏满面流:用“脂膏”比喻百姓的财富,形象地描绘了百姓被榨取的惨状。
  3. 半破磁缸成醋酒:通过“半破磁缸”和“醋酒”两个意象,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4. 死牛肠肚作馒头:用“死牛肠肚”比喻百姓生活的悲惨,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5. 帐生岁取餐三顿:通过“帐生”和“餐三顿”两个意象,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6. 乡老盘庚犯五瓯:用“乡老”和“盘庚”两个意象,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7. 半醉半醒齐出县:通过“半醉半醒”和“齐出县”两个意象,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8. 共伤涂炭不胜愁:用“涂炭”比喻百姓生活的悲惨,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脂膏满面流”比喻百姓被榨取的惨状,“半破磁缸成醋酒”比喻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 拟人:如“乡老盘庚犯五瓯”中的“犯”字,赋予了乡老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半醉半醒齐出县”中的“半醉半醒”和“齐出县”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安仁县令的贪婪和百姓苦难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疾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脂膏:比喻百姓的财富,形象地描绘了百姓被榨取的惨状。
  • 半破磁缸:比喻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 醋酒:比喻百姓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 死牛肠肚:比喻百姓生活的悲惨,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 涂炭:比喻百姓生活的悲惨,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脂膏满面流”比喻的是什么? A. 百姓的财富 B. 县令的贪婪 C. 百姓的苦难 D. 县令的财富

  2. 诗中“半破磁缸成醋酒”描绘的是什么? A. 百姓的财富 B. 县令的贪婪 C. 百姓的贫困生活 D. 县令的财富

  3. 诗中“共伤涂炭不胜愁”表达了什么? A. 百姓的财富 B. 县令的贪婪 C. 百姓的苦难 D. 县令的财富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石壕吏》:同样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民生疾苦。
  • 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贫富差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石壕吏》与蒋贻恭的《咏安仁宰捣蒜》:两首诗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民生疾苦,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悲愤,而蒋贻恭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蒋贻恭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