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

时间: 2025-02-04 17:24:25

灯青凤胫,正参差齐点。

屈戍玲珑带愁掩。

恰濛濛、天水浸赤阑桥,人不寐,梦到空园偏魇。

笛声何处响,乍有还无,似在荷深那边槛。

隔水倍清苍,竹脆弦轻,更潭子、鸭头新染。

才摹得风前不多声,又撺入伊州,小秦王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灯青凤胫,正参差齐点。屈戍玲珑带愁掩。恰濛濛天水浸赤阑桥,人不寐,梦到空园偏魇。笛声何处响,乍有还无,似在荷深那边槛。隔水倍清苍,竹脆弦轻,更潭子鸭头新染。才摹得风前不多声,又撺入伊州,小秦王犯。


白话文翻译

灯光映照着青色的凤胫,正好显得参差不齐,像是点点繁星。蜷缩着的戍楼如玲珑般美丽,却带着愁绪遮掩。恰好在朦胧的天水中,赤色的阑桥被浸泡着,夜深人静,梦中却偏偏梦到空园。笛声从何处传来,乍听似有又似无,仿佛在荷花深处的那边。隔着水面,映得更加清澈,竹声脆响,琴弦轻柔,潭水里鸭头的新染色。刚刚摹写得风前的细微声响,又飞入了伊州,仿佛小秦王再犯。


注释

  • 灯青凤胫: 形容灯光映照下的景象,凤胫指的是美丽的姿态。
  • 屈戍玲珑: 这里的“戍”指的是戍楼,玲珑则形容其美丽。
  • 濛濛天水: 天水指的是水面,濛濛形容水雾朦胧的样子。
  • 空园偏魇: 指人在梦中看到的空旷园林,偏偏却让人感到惊恐。
  • 鸭头新染: 潭水中鸭子的头被新染色,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 小秦王: 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王政,寓意或许是暗示某种怀才不遇或历史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仲明,号缨山,晚号青霞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情感,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夜,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结合音韵之美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是一首描绘夏夜宁静美景和内心思绪的词作。开篇通过“灯青凤胫,正参差齐点”,描绘了夜晚灯光下景象的生动与幽静,展现了景物的细腻和清新。接着,诗人用“屈戍玲珑带愁掩”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暗示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伴随着愁绪。

“笛声何处响,乍有还无”,笛声的若隐若现带来了一种神秘感,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的波动。接下来的“隔水倍清苍,竹脆弦轻”,诗人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描写,营造了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成功地将外界环境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青凤胫,正参差齐点: 描绘灯光下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微妙的美感。

  2. 屈戍玲珑带愁掩: 通过蜷缩的戍楼带出一种愁苦,与美景形成对比。

  3. 恰濛濛天水浸赤阑桥: 朦胧的水面映衬着桥,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感觉。

  4. 人不寐,梦到空园偏魇: 表达了人的思绪不宁,梦中回到了空旷的园中,感受到孤独。

  5. 笛声何处响,乍有还无: 笛声的若隐若现引发好奇,恍若在低吟。

  6. 隔水倍清苍,竹脆弦轻: 水的清澈与竹的轻盈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7. 更潭子鸭头新染: 描绘鸭子的生动形象,增添了生活气息。

  8. 才摹得风前不多声,又撺入伊州: 描述了风前的细微声响又飘散到远方,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

  9. 小秦王犯: 可能暗示历史人物,唤起对往事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 “灯青凤胫”比喻灯光的优雅。
  • 拟人: 描绘笛声时的“乍有还无”使声音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 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 象征光明与希望。
  2. 笛声: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3. : 象征流动与变化,反映思绪的起伏。
  4. : 代表坚韧与清雅。

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鸭子
    B. 灯光
    C. 笛声

  2. 哪一句描绘了孤独的心情? A. 恰濛濛天水
    B. 人不寐,梦到空园偏魇
    C. 隔水倍清苍

  3. 诗中提到“小秦王”是指什么?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一种乐器
    C. 自然现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洞仙歌 夏夜憺园隔水闻笛》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但《夜泊牛渚怀古》更强调历史与感慨,而《洞仙歌》则着重于自然的描写和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基础知识》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