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吊蔡仲刚》
时间: 2025-04-29 01:26: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吊蔡仲刚
作者:高旭 〔清代〕
海天啸傲,看红羊劫数,浮沤弹指。
眼底英豪殊碌碌,如汝才华差喜。
王粲楼头,山阳笛里,愁绝情难已。
祖鞭未著,公乎奈何遽死。
怜侬蹈海归来,萧条景物,泪洒胡尘里。
地棘天荆愁不了,哭杀云间佳士。
麦饭一盂,村醪一酌,身后交如此。
九峰三泖,骚魂凄苦何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苍茫大海与天空的壮丽景象,然而在这宏伟的背景中,红羊劫数的无情浮现,似乎一切都转瞬即逝。眼前的英豪们却显得如此平庸,无法与我的才华相匹敌。王粲在楼头,山阳的笛声传来,让我愁肠百结,难以自已。祖辈的鞭子尚未挥动,朋友啊,你为何就匆匆离世?我怜惜你,虽归来仍感萧条,泪洒这满是胡尘的地方。大地荆棘,天空悲愁无法消弭,悲痛将我淹没。即便是麦饭一盂,村里的醪酒一酌,身后的一切都是如此凄惨。九峰三泖,骚魂的苦痛又何其相似。
注释
- 海天啸傲:形容海天一色,气势磅礴。
- 红羊劫数:可能指某种灾难或变故。
-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善于抒情。
- 祖鞭未著:祖辈的权威尚未施加影响。
- 泪洒胡尘里:指在满是异物的环境中流泪,表达深切的悲伤。
- 地棘天荆:比喻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对友人蔡仲刚的吊念,表现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 吊蔡仲刚》通过对大自然壮丽景象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开篇以“海天啸傲”引入,给人以宏大而又苍凉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壮志未酬的失落。接着,作者提到“眼底英豪殊碌碌”,暗示自己与周遭环境的不和谐,表达对才华与成就的不满。
在表达对蔡仲刚的怀念时,诗人用“怜侬蹈海归来,萧条景物,泪洒胡尘里”来传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当下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以“九峰三泖”收尾,意象的使用让整首词充满了历史感与哀愁,令人思绪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天啸傲:描绘壮丽景象,象征着浩然正气。
- 红羊劫数:隐喻灾难降临,暗示时局动荡。
- 王粲楼头:引入古人,显示历史的传承与对比。
- 愁绝情难已:抒发对友人离世的无尽悲痛。
- 怜侬蹈海归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洒胡尘里”形象地表达了悲伤情绪。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友人逝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友谊珍贵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天:象征广阔与无垠。
- 红羊:暗示灾难或变故。
- 泪洒胡尘:表现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粲”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东汉
- D. 明代
-
“怜侬蹈海归来”中的“蹈海”意指什么?
- A. 渡海而归
- B. 难以自已
- C. 归来的孤独
- D. 狂欢的情景
-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态度是?
- A. 狂喜
- B. 无所谓
- C. 深切的悲痛
- D. 轻松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高旭的《百字令 吊蔡仲刚》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高旭更侧重于友谊的失落,杜甫则表现出家庭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旭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