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题桃花扇》
时间: 2025-01-11 02:5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舆图换稿。一幅沧桑谁堪画,肠断秣陵秋老。衰草凄迷,夕阳惨淡,旧泪知多少。零香残粉,付与声声啼鸟。最恨烛灺烟消,歌终梦醒,门户空争闹。国破家亡无所剩,赢得数株红蓼。孽子孤臣,渔夫樵客,冥冥鸿飞杳。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
白话文翻译
模糊中睁开眼睛,只见这片江山已无主,地图已经被重新绘制。如此沧桑的景象,谁能画出其中的悲凉?肠断于秣陵的秋日,衰草迷离,夕阳惨淡,往昔的泪水又有多少?残留的香粉,留给了啼鸣的小鸟。最是恨那烛火熄灭,歌声结束,梦醒时分,门庭冷落。国家破败,家园丧失,已无所剩,唯有几株红蓼。孽子孤臣,渔夫和樵夫,仿佛在冥冥之中飞去无踪。那些识时的俊杰,出山时又恐怕为时已晚。
注释
- 舆图:地图,古时指国家的版图。
- 肠断:形容极为悲伤,心中痛苦。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秋老指秋天的凋零。
- 零香残粉:指残留的香气和粉末,暗指美好事物的逝去。
- 烛灺:烛火熄灭,象征希望和快乐的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哀婉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百字令·题桃花扇》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时期。诗中通过对桃花扇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国家破碎、家园丧失后的悲凉景象,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深深失落。开头部分“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眼前的江山已不再是往日的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无主的荒凉。诗人通过“肠断秣陵秋老”一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秋日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随后,衰草与夕阳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苦涩与无奈。词句“国破家亡无所剩,赢得数株红蓼”,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突出了一种失去与无奈的感叹。
最后,诗中提到的“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表明了诗人对那些有才之士的关注与期待,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整首诗不仅是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也是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诗人刚醒来,看到的江山已经无人主宰,暗示国家的衰败。
- 舆图换稿:地图被重新绘制,说明政权的更迭与动荡。
- 一幅沧桑谁堪画:感叹时局的沧桑,谁能将这样的景象画出。
- 肠断秣陵秋老: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衰草凄迷,夕阳惨淡:衰败的景象与暮色中的孤寂交织,增添了悲凉情绪。
- 零香残粉,付与声声啼鸟:残留的香气与泪水,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国破家亡无所剩:国家的破败与家庭的破碎,诗人感到无奈和绝望。
- 孽子孤臣,渔夫樵客:提到社会底层人们的无奈与孤独。
- 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对有志之士的期待,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模糊张眼”与“舆图换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国破家亡”隐喻国家与家园的破碎。
- 拟人:夕阳、衰草等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家园失去后的深切悲痛,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诗人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相结合,描绘出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悲凉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国家与历史的兴亡。
- 桃花扇:象征往日美好的生活。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衰草:象征凋零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模糊张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醒后的愉悦
B. 对现实的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梦境的留恋 -
“国破家亡无所剩”中“无所剩”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的缺失
B. 精神家园的破灭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友情的消逝 -
诗中提到的“识时俊杰”意指什么? A. 有才之士
B. 社会底层人物
C. 失去家园的人
D. 历史的见证者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春望》:杜甫的诗,反映动荡时代的苦闷与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百字令·题桃花扇》: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国家动荡与个人失落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春日生机的渴望,而《百字令》则更强调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词的全面收录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与解读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