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虎丘》
时间: 2025-01-25 23:3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车尘未洗,趁残阳侧帽斜鞭而去。宝殿空王垂色相,为问英雄何处。说法人空,点头石在,俯仰成今古。谁来试剑,一池绿皱如故。曾记五度金阊,一肩行李,未把征鞍驻。今日趁闲携俊侣,海涌峰前停伫。风勒归云,树零新叶,隐隐疑烟雨。何人横笛,乱帆吹过前浦。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未清洗尘埃的车前,趁着夕阳的余晖,斜着帽子、驱马而行。他经过空旷的殿堂,仿佛在询问英雄们的踪迹。谈论的人已不在,只剩下点头的石像,俯仰之间已成今古。谁愿意来试剑,湖面仍旧泛起绿波。曾几何时,自己五度来到金阊,肩挑行李,却未能驻足于征鞍。如今,趁着闲暇携带好友,停留在海浪涌动的峰前。风带着归云,树上的新叶零星点缀,似乎隐约间有烟雨的气息。此时,有人吹着横笛,乱帆飘过前面的水浦。
注释
- 车尘未洗:指车上沾满尘土,未曾清洗,暗示旅途的艰辛。
- 侧帽斜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的姿势,体现一种洒脱的旅行状态。
- 宝殿空王垂色相:宝殿空荡荡,只有王者的影像在显现,反映了英雄的缺失。
- 点头石:可能指的是某种古老的雕塑,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遗忘。
- 一池绿皱:湖面波光粼粼,形容水面的细腻与平静。
- 金阊:古地名,指的是繁华的城市或集市,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与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5-1957),近现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苏,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广泛涉猎诗词、散文和翻译等领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及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虎丘》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旅途思考与人生感悟。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融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开头的“车尘未洗”便引入了旅途的疲惫与不易,接着是对“空王”的叹惋,似乎在追问当年的英雄在哪里,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
诗中的意象如“绿皱”、“金阊”,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喻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无常。尤其是“今日趁闲携俊侣”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在“风勒归云,树零新叶”的细腻笔触中,诗人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车尘未洗:未清理的尘土,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趁残阳侧帽斜鞭而去:在傍晚的余晖中,诗人洒脱地骑马离去,带有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宝殿空王垂色相,为问英雄何处:空荡的殿堂映衬着英雄的缺失,仿佛在追问过往的辉煌。
- 说法人空,点头石在:虚无的言辞与永恒的石像形成对比,代表历史的沉淀。
- 谁来试剑,一池绿皱如故:试剑的人未至,湖面依旧波光粼粼,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曾记五度金阊,一肩行李:对往昔的回忆,表达对曾经旅途的怀念。
- 今日趁闲携俊侣:现在与友人共游,体现了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 风勒归云,树零新叶,隐隐疑烟雨: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相呼应,渗透出对未来的思索。
- 何人横笛,乱帆吹过前浦:横笛的声音与船帆的飘动,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殿空王垂色相”,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拟人:如“风勒归云”,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尘:象征着旅途的疲惫与艰辛。
- 残阳: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宝殿: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与历史的沉淀。
- 试剑:象征着对英雄气概的追寻与对自身能力的挑战。
- 绿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车尘未洗”指的是什么?
- A. 车子很干净
- B. 车子沾满尘土
- C. 车子坏了
- D. 车子在修理中
-
“今日趁闲携俊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忙碌
- B. 放松与享受
- C. 失落
- D. 对未来的恐惧
-
诗中提到的“金阊”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山
- C. 古代地名
- D. 一种乐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马叙伦的《百字令·虎丘》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与往昔的思念,但马叙伦更侧重于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马叙伦诗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