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原韵》
时间: 2025-01-11 06:14: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彼何为者,敷过江门第,恨人奇士。
朔塞南枝来往惯,筋力可知倦矣。
弱不胜衣,狂思摇笔,陇上应无此。
展图一笑,十郎聊写愁耳。
曾记细雨青芜,双挐小艇,问桃花流水。
本欲逃名名不去,行遍山林城市。
子定归与,吾将作伴,摒挡西畴事。
算来长策,为农今日良是。
白话文翻译:
这位是什么人啊?他在江门的门第中显赫,令人羡慕的奇士。
北风吹过,南枝来往已经习惯,筋疲力尽可见了。
我身量单薄,衣衫薄弱,心中狂思,让我在陇上写不出这样的东西。
展览这幅画,轻轻一笑,十郎也只能抒发一下心中的愁苦吧。
曾经记得细雨中的青芜,划着小艇,问问那桃花流水。
本想逃避名声,却怎么也逃不掉,走遍了山林和城市。
你一定会回来,我将作你的伴侣,整理西边的农田事务。
仔细算来,今天务农才是长久之计。
注释:
- 江门第:指显赫的家世或门第。
- 奇士:才华出众的人。
- 朔塞:北风,象征严寒。
- 弱不胜衣:形容身体虚弱,穿不下衣服。
- 陇上:山丘上。
- 十郎:指年轻人,或特指作者的朋友。
- 青芜:指青青的草地。
- 桃花流水:桃花与流动的水,象征美好的景致。
- 摒挡:整理、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乡村生活,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在清代,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许多文人选择隐居田园,追求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此诗便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活的热爱与回归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原韵是一首描绘归隐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示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画面。开篇便以“彼何为者”引入,给人一种神秘感,似乎在探寻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接着,通过描绘北风的吹拂和南枝的往来,表现出生活的疲惫与无奈。诗人自述身心的疲惫,仿佛在诉说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而后,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划小艇的情景,细雨中的青芜,呈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的生活状态。这种对往日的追忆,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归隐的决心,认为务农是长久之计,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社会浮华的拒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彼何为者,敷过江门第,恨人奇士:开头在探讨某个隐士的身份,表达对其高洁品格的羡慕。
- 朔塞南枝来往惯,筋力可知倦矣:自然的变迁与人心的疲惫形成对比,突显出生活的艰辛。
- 弱不胜衣,狂思摇笔,陇上应无此:自我反省,感叹自身的无力与浮躁。
- 展图一笑,十郎聊写愁耳:似与友人共赏山水,轻松中带着愁苦。
- 曾记细雨青芜,双挐小艇,问桃花流水:回忆往昔,描绘自然之美,感受生活的柔情。
- 本欲逃名名不去,行遍山林城市:表达逃避名声的无奈,突显社会的压力。
- 子定归与,吾将作伴,摒挡西畴事:表达对归隐田园的渴望,愿与友人共度闲适时光。
- 算来长策,为农今日良是:总结道,务农才是长久之计,体现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流水”寓意美好生活。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浮华社会的反思与拒绝,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垞:象征清净、自然的生活环境。
- 青芜:象征生机与希望。
- 桃花流水:象征美好与流逝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良年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C.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D. 对战争的反思 -
诗中提到的“弱不胜衣”是用来表现什么? A.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B. 诗人对自身的无奈与疲惫
C. 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D. 诗人对友人的关注 -
“桃花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时光的流逝
C. 忧伤的情感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体验,而李良年的作品则在怀旧与归隐中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良年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