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丝别意六首
作者: 徐于 〔明代〕
搓丝撚缕玉楼西,
倒浸春波碧欲迷。
只怕苦风老雨后,
不容飞絮不沾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丝的景象。诗人将柳丝与丝线相比较,形容它们像是在玉楼西边轻轻摇曳,仿佛要被春水淹没。诗人担心经历了苦风和老雨后,柳絮会被泥土沾染,失去它们的清新和轻盈。
注释:
- 搓丝撚缕:形容柳丝如同细丝一样轻柔,"搓"与"撚"都指捻、缠绕的动作。
- 玉楼:指美丽的楼阁,这里可能隐喻着春天的美好环境。
- 倒浸春波:形容柳丝在春水中浸泡,"倒浸"有向下浸入的意思。
- 碧欲迷:形容春水碧绿,令人迷醉。
- 苦风:指凶猛的风,可能会影响柳丝的生长。
- 老雨:指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暗示天气的恶劣。
- 飞絮:指柳絮,春天时柳树的种子飘散的景象。
- 不沾泥:希望柳絮不被泥土污染,保持洁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节写成,诗人通过描写柳丝,寄托了对美好春天的感慨与对自然变化的忧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丝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搓丝撚缕”形容柳丝的柔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以“倒浸春波”描绘出柳丝在水中的轻盈状态,表现出春水的清澈和生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后两句则转向忧虑,诗人在经历了“苦风”和“老雨”后,担心柳絮会沾上泥土,失去原有的清新和美丽。这种从欢乐到忧虑的情感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徐于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春天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搓丝撚缕玉楼西:描绘柳丝的柔软与轻灵,强调了春天的温柔。
- 倒浸春波碧欲迷:春水的青碧映衬出柳丝的轻盈,传达出一种迷醉的春日气息。
- 只怕苦风老雨后:转折,表达对恶劣天气的担忧,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 不容飞絮不沾泥:希望柳絮能够保持洁净,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丝比作丝线,强调其柔美。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柳丝的描写,反映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变化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柳丝:象征春天的生命力和柔美。
- 春波:代表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飞絮:寓意着美好的事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搓丝撚缕”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柳丝的柔美
- B. 柳树的高度
- C. 春水的清澈
-
“只怕苦风老雨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 A. 柳丝的成长
- B. 自然灾害
- C. 美好事物的流失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春望》中对春天的忧虑与徐于《柳丝别意六首》的忧虑,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面对春天的美好与自然变化时的不同情感表达。杜甫的忧虑更多是因国事,而徐于则是对自然美的珍惜与担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