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亭》

时间: 2025-01-26 06:58:24

贾载尝为郡,名亭建此邦。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

待月凭东槛,来薰起北窗。

四时皆有兴,秋兴独难降。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秋兴亭

作者: 韩扬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贾载尝为郡,名亭建此邦。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
待月凭东槛,来薰起北窗。
四时皆有兴,秋兴独难降。


白话文翻译:

贾载曾在这里担任郡守,特意为此地修建了这座亭子。
近处的山脉与大别山相连,远方的水流与长江交汇。
我在东边的栏杆上等待月光,微风从北窗吹来。
四季都有不同的兴致,唯独秋天的兴致难以降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贾载:指贾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任郡守。
  • 亭:指亭子,古代供游人休息的建筑。
  • 大别: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山势雄伟。
  •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域广阔。
  • 待月:等待月亮的到来。
  • 薰:指微风,带来清新的气息。
  • 兴:指兴致、情趣。

典故解析: 贾载作为郡守的事迹未详,但在古代,地方官员常会因政绩而留名,亭子的建立往往是为了纪念其政绩或美化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扬,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秋兴亭》创作于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亭子,可能是诗人游览时的写照,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秋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兴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亭子周围的山水,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情感。首句提到贾载为郡守而建亭,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为后文的景物描写设定了背景。接下来的“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亭子所处的自然环境,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诗人在此静静等待月光的到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微风从北窗吹来,令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也暗含对秋季特有的孤寂感的思考。在“秋兴独难降”中,诗人表达了对秋季情绪的复杂感受,尽管四季皆有不同的兴致,唯独秋天的兴致显得难以降临,似乎暗示着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既有对美好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贾载尝为郡,名亭建此邦。
    诗人提到贾载,表明亭子的历史渊源与地域背景。

  2.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
    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观,强调地理位置的优越。

  3. 待月凭东槛,来薰起北窗。
    诗人等待月光,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4. 四时皆有兴,秋兴独难降。
    通过四季的对比,表达了秋天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待月”,将月亮比作一种期盼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 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月光: 代表着孤独与宁静,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风: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载”是指什么角色? A. 诗人
    B. 郡守
    C. 农夫

  2.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的意思是? A. 描述亭子的历史
    B. 描述自然环境
    C. 描述四季变化

  3. 诗中“秋兴独难降”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韩扬的《秋兴亭》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3. 《韩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