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时间: 2025-01-10 19:19:37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

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

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
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
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白话文翻译:

龙山的门不远,通往鹿苑的路也不长。
不如我自己悠闲地去游玩,何必等着客人来招待我呢?
年华已老,两鬓斑白,身体也因熬夜而疲惫。
听说峰前的寺庙,新修了一座白石桥。

注释:

  • 龙山: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山名,象征自然的宁静。
  • 鹿苑:指的是专门饲养鹿的地方,象征幽静的环境。
  • 合逐:合:应该;逐:追逐,去往。
  • 何须:何必要;须:需要。
  • 年华:指人的年纪与时光的流逝。
  • 筋骨:指身体,特别是骨骼和肌肉的状态。
  • :疲惫,厌倦。
  • 峰前寺:指某个山峰前的寺庙,象征佛教文化的存在。
  • 新修:刚刚修建,表示新鲜和变化。
  • 白石桥:象征着美丽和宁静的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真,号弘觉。他以写佛教诗和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齐己晚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身处动荡的时代,他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前往龙山和鹿苑的道路,展现出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表达了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提到的新修白石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生活变化的感悟。桥的出现象征着连接与通达,仿佛在暗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绘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反思与哲理,展现了齐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诗人出游的意愿和环境。
    • 第三、四句则转向内心的感触,表达对衰老的感慨与对新事物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手法,如“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对比鲜明,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 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龙山与鹿苑: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 年华: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白石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连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齐己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新修的是什么?
    A. 小桥
    B. 白石桥
    C. 木桥
    D. 石阶

  3.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A. 龙山门不远
    B. 合逐闲身去
    C. 年华残两鬓
    D. 闻说峰前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闲适的诗作。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生命与时光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齐己的作品与王维的诗相比,齐己更强调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