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
时间: 2025-01-21 17:07: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白海棠
作者: 曹雪芹 〔清代〕
秋容浅淡映重门,
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
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海棠的秋天景象,意境深远。诗的开头,秋天的容颜在重重门扉上显得清淡,七片花瓣像雪一样满溢在盆中。接着,诗人用“出浴太真”形容白海棠的清新和冰冷,仿佛是王嫱出浴后的那一抹光影,捧心的部分则比作西施的美丽。随后,晓风带不走心中的愁绪,宿雨留下的泪痕更添伤感。最后,诗人独自倚靠着画栏,仿佛与海棠有着心灵的交流,这时的清砧声和怨笛声则伴随黄昏而来,增添了几分惆怅。
注释:
- 浅淡:形容色彩淡薄、薄弱。
- 重门:指大门,通常是气派的门。
- 七节:指海棠花的七片花瓣。
- 出浴太真:太真是王嫱的别名,形容美人出浴后的清丽。
- 西子:指西施,形容美丽的女子。
- 晓风:指清晨的风。
- 宿雨:指前一夜的雨。
- 画栏:装饰的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诗人,以其长篇小说《红楼梦》闻名于世。他生于官宦之家,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剧,深知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复杂,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咏白海棠》写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海棠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丽和哀愁,诗中通过描绘海棠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咏白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白海棠花的美丽和秋天的清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的情感。诗的开头,白海棠的花瓣如雪般洁白,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人以“秋容浅淡映重门”引入,展现了秋季的清冷与凄美,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则通过历史典故,赋予白海棠更深的文化底蕴。太真与西子的形象不仅展现了花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和渴望。诗中“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在美丽外表下的忧愁与思绪。
最后两句“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与海棠花进行心灵的对话,清砧声和怨笛声伴随黄昏而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音乐感。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更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入微,展现了曹雪芹作为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容浅淡映重门:秋天的色彩在大门的映衬下显得清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七节攒成雪满盆:七片花瓣像雪一样,形象地描绘了海棠的美丽。
- 出浴太真冰作影:用太真出浴的典故,展现海棠的清新与优雅。
- 捧心西子玉为魂:将海棠比作西施,强调其美丽与高贵。
- 晓风不散愁千点:清晨的风并不能驱散心中的忧愁。
- 宿雨还添泪一痕:前一夜的雨水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内心的伤感。
- 独倚画栏如有意:诗人独自倚靠着栏杆,似乎在与花对话,传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 清砧怨笛送黄昏:清脆的砧声与怨曲的笛声伴随着黄昏,增添了诗的意境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比作西施、太真,增强了意象的文化内涵。
- 拟人:花与诗人之间似有情感交流,增强了情绪的表达。
- 对仗:全诗平仄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珍视,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突显了曹雪芹在美与哀愁之间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海棠:象征美丽与哀愁,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秋:代表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清风:象征着心情的愉悦与忧伤的交织。
- 泪痕:象征内心的悲伤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海棠的七片花瓣象征什么? A. 哀愁
B. 美丽
C. 秋天
D. 所有以上 -
“清砧怨笛送黄昏”中的“清砧”指的是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砧板
C. 砧木
D. 锤子 -
“晓风不散愁千点”中“愁”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 D. 所有以上
- A. 清脆的声音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红楼梦诗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 《桃花扇》与《咏白海棠》同样展现了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但《桃花扇》更多地探讨了历史与爱情的纠葛,而《咏白海棠》则聚焦于个体的孤独与内心的哀愁。
参考资料:
- 《红楼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