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苗员外宿荐福常师房(一作秋喜卢纶同宿寺)》
时间: 2025-01-11 02:14: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
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
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
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心情。生活中有许多旧友,今夜能和你一同在此宿营,感到非常高兴。在静谧的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磬声,灯光在微风中摇曳。霜打的台阶似乎与水边相接,夜里的树木看起来就像在山中一样。我只希望能常常怀着如意的心情,长久地与您相伴,共享这美好时光。
注释
-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 聚宿:聚集、共同住宿。
- 磬:古代乐器,常在寺庙中用作报时或召集。
- 霜阶:霜打的台阶。
- 如意:理想、顺心的状态。
- 远公:指远道而来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约公元770年-约公元840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清白,晚号独醒。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为主,擅长描绘生活情趣与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朋友在寺庙共度夜晚的场景,反映了唐代文人重友情、享受生活的文化氛围。诗中描绘的夜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司空曙的《同苗员外宿荐福常师房》通过细腻的描摹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愉悦心境。全诗从个人的浮生感慨切入,表达了与故友重聚的欢喜。开头的“浮生共多故”,道出人生的短暂与交友的珍贵;而“聚宿喜君同”则进一步强调了友谊的深厚。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人息时闻磬”,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宁静氛围,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灯摇乍有风”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夜晚的清幽与微妙的变化。诗人将霜阶与水际相联系,展示了夜晚的虚幻与深邃,而“夜木似山中”则使人感受到一种隐秘的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不仅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传达了一种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深厚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生共多故:生活中有很多故人。
- 聚宿喜君同:今夜与您一起住宿,感到很高兴。
- 人息时闻磬:在宁静的时刻,传来磬声。
- 灯摇乍有风:灯光在微风中摇曳。
- 霜阶疑水际:霜打的台阶,似乎与水边相接。
- 夜木似山中:夜里的树木看起来像在山中。
- 一愿持如意:我只希望能够如愿以偿。
- 长来事远公:常常与您相伴,分享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阶”比作“水际”,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 拟人:灯光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生命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视友情和享受生活的美好。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与友共度的愉悦,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长久友情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磬:象征宁静与清幽的寺庙生活。
- 霜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灯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夜木: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磬”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饮品 -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惆怅 -
“霜阶疑水际”中的“水际”指的是什么? A. 水边
B. 溪流
C. 河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描绘了静谧的夜晚和思念之情,虽然背景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