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白沙驿(初过湖南五里)
作者:杜甫
水宿仍馀照,人烟复此亭。
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宿营,余晖依然照耀,
人烟又在这亭子附近。
驿站旁的沙子还是旧时的白色,
湖外的草地却是新鲜的青色。
万物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孤独的木筏如同天上的星星。
随着波浪,月亮在水面上无限延展,
那是如此接近南海的深邃。
注释:
字词注释:
- 宿:在此处指在某地过夜。
- 人烟:指人居住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有人的地方。
- 亭:指亭子,供人休息的建筑。
- 杳:指幽深、渺茫。
- 槎:指木筏,漂浮在水上的器具。
- 南溟:南海,古时称为“溟”,有深邃之意。
典故解析:
- “孤槎自客星”中提到的“客星”,古时常用来指代流星或漂泊者,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流亡期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诗人在湖南白沙驿停留,感叹自然之美与人世之苦,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宿白沙驿》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事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春天的向往。首联“水宿仍馀照,人烟复此亭”通过描写傍晚的光影和人烟,突显出一种安静而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即将入夜的宁静感。而“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则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旧沙与新草的交替暗示着诗人对往日岁月的追忆。接下来的“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但诗人却在此中流露出孤独感,孤槎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漂泊的无奈。最后两句“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波动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表现了自然的广阔与人事的渺小。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宿仍馀照”:水边宿营,傍晚的余晖依旧。
- “人烟复此亭”:这里又能看到人烟,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
- “驿边沙旧白”:驿站旁的沙子依旧是白色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湖外草新青”:湖外的草地却是新鲜的绿色,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万象皆春气”:春天的气息弥漫四周,万物复苏。
- “孤槎自客星”:孤独的木筏漂浮,像是天上的星星,显得孤寂。
- “随波无限月”:随着波浪的起伏,月亮在水面上显得无边无际。
- “的的近南溟”:月亮似乎近在咫尺,表现出对浩瀚海洋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旧白的沙与新青的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时间的变迁。
- 比喻:将孤槎比作客星,表达内心的漂泊感。
- 拟人:万象皆春气,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无奈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反映诗人的心境。
- 亭:代表栖息与安宁,象征人们的聚集与生活。
- 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 草:象征生命与希望的蓬勃。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宿白沙驿》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春天的自然景色
- B. 秋天的落叶
- C. 冬天的雪景
-
诗中提到的“孤槎”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与漂泊
- C. 富贵
-
诗的最后一句“的的近南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自由
- B. 思乡之情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宿白沙驿》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是描写孤独与自然的诗。杜甫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杜甫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