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菊》

时间: 2025-01-26 02:00:30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话片时。

白话文翻译:

我想询问秋天的情感,但世上的人都不知道。
我轻声叹息,双手负于身后,敲打着东篱。
孤傲的我在这个世间又有谁能理解我?
同样的花儿为何开得如此迟缓?
花园里的露水和庭院的霜霜显得多么寂寞,
鸿雁归来,蟋蟀病重,我心中充满相思。
不要说整个世界没有人能交谈,
只要能倾诉片刻,何妨与我聊聊?

注释:

  • 欲讯:想要询问。
  • 秋情:秋天的情感。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隐喻隐居的地方。
  • 孤标:独特的标志,象征孤独与清高。
  • :园圃,指花园。
  • 鸿归:鸿雁归来。
  • 蛩病:蟋蟀生病。
  • 解语:能懂人心,能说话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生于富贵之家,后家道中落,经历了诸多世事。其代表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和人性分析。曹雪芹的诗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及艺术的思考。

创作背景:

《问菊》创作于曹雪芹生活的艰难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孤独与秋天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身境遇的反省。

诗歌鉴赏:

《问菊》以菊花为媒介,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诗的开头便提到“欲讯秋情众莫知”,引出关于秋天情感的思考,表现出对世人无知的无奈。接着,诗人以“喃喃负手叩东篱”描绘了自己孤独的身影,负手而立,恍若在倾诉无声的秋意。这里的“东篱”不仅是空间的指向,更象征着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语,显示了诗人对自身高洁理想的追求与世俗的隔绝,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诗人以“花开为底迟”反问,暗示同样的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却有着不同的节奏与时机,蕴含了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两句“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感慨,无论世人如何冷漠,只要有片刻的倾诉,便是心灵的慰藉。这种情感的流露,让整首诗在孤独中透出一丝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讯秋情众莫知:想要询问关于秋天的情感,但世上无人知晓。
  2. 喃喃负手叩东篱:低声自语,双手放在身后,轻叩东边的篱笆。
  3. 孤标傲世偕谁隐:我这孤傲的标志在世间又有谁能理解?
  4. 一样花开为底迟:同样的花儿,为何开得如此缓慢?
  5. 圃露庭霜何寂寞:园中露水,院里霜霜,显得多么寂寞。
  6. 鸿归蛩病可相思:鸿雁归来,蟋蟀生病,心中充满了思念。
  7. 休言举世无谈者: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交谈。
  8. 解语何妨话片时:只要能倾诉片刻,何妨与我聊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情感与孤独相联系,赋予自然以深刻的人文内涵。
  • 拟人:通过“解语何妨话片时”,使情感具象化,传达内心的渴望。
  • 对仗:如“圃露庭霜”,形成音韵的和谐,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展现了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态。诗中对秋天的描绘,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独立,与世俗的隔绝。
  • 东篱:隐喻隐居与孤独的生活态度。
  • 霜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问菊》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曹雪芹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什么? A. 西边的篱笆
    B. 东边的篱笆
    C. 南边的篱笆

  3. 诗中“解语何妨话片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孤独的接受
    B. 对交流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菊花》(王冕)

诗词对比:

对比《问菊》和王冕的《菊花》,两者都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对孤独与高洁的追求,但曹雪芹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而王冕则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的结合。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著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诗词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