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诗》
时间: 2025-01-26 06:1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情诗
作者: 徐陵 〔南北朝〕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
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
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风光在今天开始苏醒,残留的雪色是去年的痕迹。
微薄的夜色迎来了新的节日,炉边却依然感受到晚寒的侵袭。
奇异的香气在细雾中弥散,石炭轻轻捣动着细腻的纱布。
竹叶被裁成了衣带,梅花则被用作酒盘的装饰。
青春的气息从袖口里悄然溢出,春天的色彩在黛色的背景中安然停驻。
想要了解下蔡的迷雾,首先要经过兰草的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光:春天的景色。
- 雪色:指残留的雪,暗指冬天的遗迹。
- 薄夜:指微弱的夜晚,形容春天夜晚的温暖。
- 当垆:坐在炉边。
- 奇香:奇特的香气。
- 石炭:指火炭。
- 轻纨:细腻的丝绸。
- 裁衣带:用竹叶裁制成的衣带。
- 奠酒盘:放置酒的盘子。
- 迷下蔡:指下蔡的迷茫,可能是对爱情的迷惑。
典故解析:
- “下蔡”可能指代古地名,象征某种情感的迷惑,暗含对春情的探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陵,字子期,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新年之际,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过往寒冬的追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徐陵的《春情诗》以春天的气息为主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开篇即以“风光今旦动”引入春天的生机,表现出春日的温暖与活力,而“雪色故年残”则暗示了冬天的消逝,增强了春天来临的对比效果。
诗中各种细腻的意象,如“奇香分细雾”、“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都蕴含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生活的美好。徐陵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情景。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珍惜。诗歌结尾以“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点明了对爱情的迷惑与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光今旦动”:春天的景色在今天开始变化,暗示春天的到来。
- “雪色故年残”:冬天的雪还未完全消融,象征着旧年的结束。
- “薄夜迎新节”:薄薄的夜色中迎来了新春佳节。
- “当垆却晚寒”:炉边取暖,感觉到晚上的寒意。
- “奇香分细雾”:奇特的花香在细腻的雾气中弥散。
- “石炭捣轻纨”:火炭轻轻捣动着细腻的丝绸。
- “竹叶裁衣带”:用竹叶裁制成的衣带,寓意春天的生机。
- “梅花奠酒盘”:梅花装饰酒盘,增添节日氛围。
- “年芳袖里出”:青春的气息从袖口溢出。
- “春色黛中安”:春天的色彩在黛色背景中显得安详。
- “欲知迷下蔡”:想要了解爱情的迷惑。
- “先将过上兰”:需要经过兰草的芬芳,象征追求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春天比作美好生活的象征。
- 拟人: 春天的气息被赋予生命,展现出春天的动感。
- 对仗: 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雪色:代表过去与寒冷。
- 奇香:象征美好与爱情的芬芳。
- 竹叶:代表自然的柔美。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当垆”是什么意思?
- A. 坐在炉边
- B. 站在山边
- C. 在田边
-
“欲知迷下蔡”的“蔡”指的是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物品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赞美冬天
- B. 描绘春天
- C. 追忆过去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注重于晨光的描写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徐陵的《春情诗》则更侧重于对春天情感的细腻表达和生活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徐陵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