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时间: 2025-01-26 01:39: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日纱窗新绿满,
芭蕉才发深丛。
层层轻放,摇动春风。
未有凌云高干,
密叶布晴空。
根结处绿天方晓,
字走蛇龙。
低傍五株松。
看蝙蝠成双,
梦稳香浓。
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
只恐秋飙夜雨,
滴碎五更钟。
溱洧地樵人无赖,
奔鹿难逢。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窗外的新绿满目,芭蕉叶刚刚长出,深深的丛中显得生机勃勃。轻轻摇曳的枝叶在春风中舞动。没有一枝凌云高耸,浓密的叶子遮天蔽日。根部的地方,碧绿的天空才刚刚亮起,字形如蛇龙般走动。低矮的松树旁,蝙蝠成双飞舞,梦中香气浓郁。红袖女子站立,宛如重叠的翠扇。我只怕秋风暴雨,在夜里滴碎了五更的钟声。溱洧河边樵夫无情,奔跑的鹿难以相逢。
注释:
- 几日:指最近几天。
- 纱窗:窗户,透光的窗帘。
- 新绿满:新长出的绿色植物覆盖。
-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象征生机。
- 层层轻放:形容树叶轻柔地重叠在一起。
- 凌云高干:指高大的树木。
- 密叶布晴空:浓密的树叶遮蔽了天空。
- 根结处:根部的地方。
- 字走蛇龙:形容字形游动如蛇龙。
- 蝙蝠:夜行性动物,象征神秘。
- 红袖:指穿着红色袖子的女子,暗含美丽。
- 秋飙夜雨:秋天的狂风和夜雨。
- 滴碎五更钟:形容夜深时的钟声。
- 溱洧:古地名,指水边。
- 樵人无赖:樵夫无情,暗示生活困苦。
- 奔鹿难逢:奔跑的鹿难以相遇,象征稀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约1612-约1680),清代诗人,字宗元,号秋水,江苏常州人。他是明清之际的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瑞鹧鸪》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索。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纱窗新绿满”和“芭蕉才发深丛”等句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层层轻放,摇动春风”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动树叶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晨光中。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这里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更隐含了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惆怅与无奈。通过“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的描写,诗人感慨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反映了他对人世间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人世的沧桑,情感丰富而深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日纱窗新绿满”:描绘窗外的春色,生机盎然。
- “芭蕉才发深丛”:芭蕉新叶吐绿,象征春天的到来。
- “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描写春日里轻柔的风吹拂,树叶轻轻摇动。
- “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没有高大的树木,浓密的叶子覆盖天空。
- “根结处绿天方晓”:在根部的地方,绿色的天空渐渐明亮。
- “字走蛇龙”:形容字形如同游动的蛇与龙。
- “低傍五株松”:旁边有五棵低矮的松树。
- “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描写蝙蝠飞舞的景象,梦境中香气浓郁。
- “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红袖女子的形象如同重重叠叠的扇子。
- “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忧虑秋风暴雨将打破夜晚的宁静。
- “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感叹生活的艰辛与人与自然的疏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袖比作翠扇,形象生动。
- 拟人:树叶摇动仿佛在与春风对话。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色,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蝙蝠:象征神秘与夜的生物。
- 红袖:象征美丽与柔情。
- 樵夫: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奔鹿:象征自由与稀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几日”是指: A. 几天前
B. 几天后
C. 几天内
D. 几天过去 -
“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中的“翠扇”比喻什么? A. 轻盈的女子
B. 美丽的风景
C. 迷人的香气
D. 繁茂的树木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陆求可的《瑞鹧鸪》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不同的诗风与时代背景。李白的作品通常更具豪放与奔放,而陆求可则更多体现出一种细腻与忧伤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陆求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