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时间: 2025-01-26 04:42: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城路
画楼几曲疑天上,天台落霞凝赤。
碧滤屏,绿沉窗拓,缕缕烟痕疏织。
月华重拂。记擪到银箫,曼声轻拍。
凉转芳阴,粉香飞过碧蝴蝶。
愔愔小苑深绕,记三山台榭,七宝初饰。
金叶雕兰,银泥圆菌,恰称内家标格。
丽情堪忆。忆茜袖凭来,一般颜色。
碎墨零星,石根斜点笔。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的美丽场景。画楼曲折,仿佛天上的楼阁,夕阳的余晖洒落一片赤红。窗外的碧色屏风,绿意盎然,缕缕烟雾在空中轻轻交织。月光轻轻洒下,仿佛回忆起那美妙的银箫声,悠扬动听。凉风吹过花香扑鼻,粉色的香气伴随着翩翩起舞的蝴蝶。幽静的小园林深藏其中,回忆起三山的台榭,刚刚装饰好的七宝。金色的叶子雕成兰花,银色的泥土圆润如菌,这些恰好象征着家中的气派与品味。美好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忆起那轻盈的红袖,颜色恰似那般。碎墨点缀,石根旁斜斜的笔划,仿佛记录下这一切的美好瞬间。
注释
- 画楼:指装饰精美的楼阁。
- 天台:指天上的台阁,带有一种神秘而飘渺的感觉。
- 碧滤屏:形容屏风的颜色清澈,透出一股幽静的气息。
- 缕缕烟痕:指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银箫: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美妙的音乐。
- 芳阴:指芳香的阴凉处。
- 茜袖:指红色的袖子,可能是指女子的衣服,充满女性柔美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融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所描绘的台城路,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充满了个人情感和记忆。
诗歌鉴赏
《台城路》是一首极富画面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整首诗通过对光影、色彩及气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诗句中的“画楼几曲疑天上”不仅描绘了楼阁的曲折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天台落霞”、“碧滤屏”、“凉转芳阴”,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特别是“月华重拂”一句,给人一种柔和而清幽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此外,诗中提到的“银箫”、“蝴蝶”等意象,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动。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命力。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内心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与怀念。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楼几曲疑天上:描绘楼阁的曲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 天台落霞凝赤:夕阳的余晖映照,增添了画面的美丽与神秘。
- 碧滤屏,绿沉窗拓:描绘窗外的美景,色彩鲜明,营造出幽静氛围。
- 缕缕烟痕疏织:烟雾的缭绕,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 月华重拂:月光如水,轻柔地洒下,令人陶醉。
- 记擪到银箫,曼声轻拍:回忆起那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情感的共鸣。
- 凉转芳阴,粉香飞过碧蝴蝶:自然的香气与蝴蝶飞舞,增添了生动感。
- 愔愔小苑深绕:小园深处的宁静,令人心灵放松。
- 记三山台榭,七宝初饰:回忆起曾经的美景,带有怀旧之情。
- 金叶雕兰,银泥圆菌:象征着生活的品味与雅致。
- 恰称内家标格:强调家庭的气派与优雅。
- 丽情堪忆:美好的情感令人难忘。
- 忆茜袖凭来,一般颜色:忆起那轻盈的身影,充满柔美。
- 碎墨零星,石根斜点笔:最后的描绘,仿佛在记录下这一切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画楼比作天上的楼阁,营造出一种梦幻感。
- 拟人:月华、香气等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金叶雕兰,银泥圆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了一种细腻、悠远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楼:象征着美丽与理想。
- 落霞:象征夕阳西下的宁静与美好。
- 银箫:代表音乐的优雅与动听。
- 蝴蝶: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美好。
- 小苑:隐喻内心的宁静与安全感。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往往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笛子
B. 银箫
C. 古筝
D. 琵琶 -
填空题:诗中“碧滤屏,绿沉窗拓”描绘了窗外的__与__。
-
判断题:诗中有提到三山台榭。 (对/错)
答案:
- B
- 色彩/景象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放的气概。
- 杜甫《月夜忆舍弟》:侧重于抒发思乡之情,情感更为沉重。
在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美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