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空寂寺玄上人》

时间: 2025-01-26 02:27:57

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白话文翻译

在凄凉的双树之下,泪水流淌在远公的房间。
灯光继续燃烧着生前的火焰,炉中添上了去世后的香。
阴暗的台阶上明亮的雪花,寒冷的竹子在空荡的走廊里发出声音。
寂灭之境本应是快乐,而我这尘世的心却徒然自伤。

注释

  • 悽然:悲伤,凄凉的样子。
  • 双树:指两棵树,象征孤独。
  • 远公:指已故的和尚或高僧,表示对其的怀念。
  • 灯续生前火:指继续点燃的灯火,暗示对生前的追忆。
  • 炉添没后香:在佛教文化中,香是祭奠的象征,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 阴阶:阴暗的台阶。
  • 明片雪:雪光明亮,象征纯洁与宁静。
  • 寒竹:寒冷的竹子,象征孤寂。
  • 寂灭:指涅槃或解脱的境界。
  • 尘心:指凡俗的心情与烦恼。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寂灭”与佛教思想密切相关,强调解脱的境界。诗人用双树、远公等意象,表现对高僧的追念及对生死的哲思,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宗教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810-870),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特别是在佛教题材的诗作上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哭空寂寺玄上人》创作于钱起对一位已故高僧的追思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对生死的感悟,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诗歌鉴赏

《哭空寂寺玄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一位已故高僧的哀悼之情和对生死的思考。首句“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以凄凉的景象引入,双树象征孤寂,远公房则是对逝者的追忆。接下来的“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灯火与香烟象征着对高僧的祭奠。

诗中,“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清冷的环境,明亮的雪与寒冷的竹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孤寂感。最后一句“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则是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涅槃之乐的向往,却又因俗世的牵绊而感到苦痛。这首诗深邃而富有层次,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死亡、灵魂解脱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悽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描绘了在双树之下,充满悲伤的情景,暗示诗人对已故高僧的怀念。
  2.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生前的火焰和去世后的香气,象征着对亡者的追忆和缅怀。
  3.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表现出环境的清冷,阴暗的台阶与明亮的雪形成对比,寒竹的声音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4.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表达了对涅槃快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烦恼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续生前火”以灯象征生前的回忆。
  • 对仗:如“寒竹响空廊”,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拟人:寒竹的“响”使得景物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逝者的追忆及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解脱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烦恼的深切感伤,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树:象征孤独和怀念。
  • 灯火:象征对逝者的追忆。
  • :表示祭奠和怀念。
  • :象征纯洁与宁静。
  • 寒竹:象征孤寂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远公”指的是? A. 诗人
    B. 已故的和尚
    C. 朋友

  2. “灯续生前火”中“灯”象征什么? A. 光明
    B. 生前的回忆
    C. 寂灭

  3. 全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爱情
    B. 生死
    C. 自然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钱起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涉及对逝者的怀念,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友情的离别,而钱起的诗则更关注于生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的解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