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通微主人》

时间: 2025-01-26 03:37:07

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

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

朝烟不起灶,寒叶欲连阶。

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吴通微主人
作者: 钱起 〔唐代〕

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
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
朝烟不起灶,寒叶欲连阶。
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穷困的生活日复一日却没有尽头,我的愿望又何时能够实现呢?在这秋日的晚光中,我长声疾呼,谁能理解我志士的心怀?早晨的烟火没有升起,寒冷的树叶仿佛要连着台阶而下。我饮着水,依然留在这里,孤独的小灯点亮了夜晚的书斋。

注释:

字词注释:

  • 食贫:指生活贫困,食不果腹。
  • 无尽日:日子长久而无尽。
  • 有愿:有愿望。
  • 几时谐:何时能够实现。
  • 长啸:长声呼啸,表达内心情感。
  • 秋光:秋天的光景。
  • 志士:有志向的人。
  • 朝烟:早晨的烟火。
  • 不起灶:指没有烟火升起,暗示生活困苦。
  • 寒叶:凋零的秋叶。
  • 饮水:饮水留在身边,意味着生活的简单和孤独。
  • 孤灯:孤独的灯光,象征孤独的夜晚。
  • 夜斋:夜晚的读书之所。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士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坚守。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原籍吴郡,后居长安。他以五言古诗闻名,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孤独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及个人经历有关,表现了士人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士人在艰难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开篇“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直接点明了生活的困苦与理想的遥远,流露出一种无力感。接着“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秋光渐晚的时刻,长声呼啸却无人理解,体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朝烟不起灶,寒叶欲连阶”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早晨没有烟火的升起,象征着生活的困窘和乏味。寒叶的凋零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坚守。孤灯下的夜斋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代表了诗人孤独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却深刻地反映了士人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风骨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食贫无尽日:生活贫困,日子无尽,强调生活的艰难。
  • 有愿几时谐:愿望难以实现,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 长啸秋光晚:在秋天的光景中长声呼啸,表达内心的悲愤。
  • 谁知志士怀:对志士情怀的理解缺乏,体现孤独感。
  • 朝烟不起灶:早晨没有烟火升起,暗示生活的冷清。
  • 寒叶欲连阶:寒冷的秋叶像要连着阶梯,象征生命的脆弱。
  • 饮水仍留我:即使生活简朴,诗人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
  • 孤灯点夜斋:孤独的灯光照亮夜晚的书斋,象征知识与孤独。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生活的贫困与理想的遥远)。
  • 拟人手法(寒叶欲连阶,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工整(如“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士人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孤独,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寒叶: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孤寂。
  • 孤灯:象征知识与孤独的追求。
  • 饮水:暗示生活的简单与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食贫无尽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满足

  2. “朝烟不起灶”说明了什么?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贫困 C. 生活繁忙

  3.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寒叶的情感?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题吴通微主人》与《静夜思》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而后者则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钱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