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楚次徐城》
时间: 2025-01-26 04:18: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
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
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
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白话文翻译:
离开家乡跟随旅雁,几天后才到南方的荆州。
行走中改变了故乡的面貌,辛苦和苦闷淹没了光明。
畏惧前方的阴雨,未到黄昏便停下脚步。
在荒凉的树木下望着秋天的馆舍,寒鸦在古城中愁苦。
迷失在渡口坐着做客,举杯对酒默默含情。
感动于对知己的思念,剑匣中的孤剑发出鸣响。
注释:
- 去家:离开家乡。
- 旅雁:随行的雁群,象征漂泊。
- 南荆:南方的荆州,指目的地。
- 行迈:行走的步伐。
- 乡邑:故乡和城邑。
- 苦辛:辛劳和苦闷。
- 淫雨:连绵不绝的雨。
- 穷木:指树木稀疏的地方。
- 秋馆:秋日的房舍,给人以凉意。
- 寒鸦:秋天的乌鸦,象征凄凉。
- 迷津:迷失在渡口。
- 对酒默含情:举杯对饮,默默思念。
- 匣中孤剑:剑匣中的孤独之剑,象征友谊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其诗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边塞诗和咏史诗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旅途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感慨。诗中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寓意着人在外漂泊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适楚次徐城》是一首充满旅途感慨的诗作,诗中表现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通过“旅雁”引入,表现了离别的无奈与随行的孤独。接着,诗人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这句话深切表达了他在异乡的疲惫与困惑。尤其是“畏途在淫雨”,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不如意的天气,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后四句则通过对秋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在荒凉的环境中,诗人与寂寥的寒鸦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伤。最后两句“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他在异乡无数夜晚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令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家随旅雁”:离开家乡,像随雁群一样漂泊。
- “几日到南荆”:几天后抵达南方荆州,表现了旅途的遥远。
- “行迈改乡邑”:在行走中,故乡的面貌已改变。
- “苦辛淹晦明”:辛苦与苦闷淹没了明亮的前景。
- “畏途在淫雨”:对前方雨水连绵的恐惧。
- “未暮息趋程”:未到黄昏便停下脚步,表现了疲惫。
- “穷木对秋馆”:在稀疏的树木下望着秋天的屋舍。
- “寒鸦愁古城”:寒鸦在古城中感到忧愁。
- “迷津坐为客”:在渡口迷失,成为客人。
- “对酒默含情”:举杯对饮,默默表达思念。
- “感激念知己”:心中感动,思念知己。
- “匣中孤剑鸣”:剑匣中的孤剑发出鸣响,象征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随雁而行,形象生动。
- 拟人:将寒鸦和孤剑赋予情感,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旅途中孤独的感受与对故乡、友人的思念,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外漂泊的情感状态,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旅雁:象征漂泊与离愁。
- 秋馆:象征孤独与寂寥的环境。
- 寒鸦:象征忧愁与孤独。
- 孤剑:象征友谊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地方到达南荆?
- A. 北方
- B. 西方
- C. 南方
- D. 东方
-
诗中“穷木对秋馆”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 A. 温暖
- B. 繁华
- C. 凄凉
- D. 喧闹
-
诗中提到的“寒鸦”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繁忙
- D. 和平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侧重于送别的场景,情感相对温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在思乡之余,更加展现了国家动荡的背景,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