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下黄村》

时间: 2025-01-22 01:09:26

山腰摘菜穿云里,山嘴吹烟接云起。

响边樵唱路幽幽,白处鹅群波瀰瀰。

临堤野毛槽盛水,破璧方帘自撩纸。

相应不望袅蹄金,落得清闲养妻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下黄村
作者:张镃 〔宋代〕

山腰摘菜穿云里,
山嘴吹烟接云起。
响边樵唱路幽幽,
白处鹅群波瀰瀰。
临堤野毛槽盛水,
破璧方帘自撩纸。
相应不望袅蹄金,
落得清闲养妻子。


白话文翻译:

在山腰摘菜时,云雾缭绕,
在山嘴吹烟,似与云相接。
在安静的山边,樵夫唱着歌,路途幽静细腻。
白色的地方,鹅群在水中游荡,波光粼粼。
堤边的野水槽盛满清水,
破旧的窗帘轻轻撩起,窗纸随风摇曳。
我不再追求金钱荣华,
只愿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养家糊口。


注释:

  • 山腰:山的中部,指的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 云里:指云雾缭绕的状态。
  • :砍柴的人。
  • 幽幽:形容环境幽静。
  • 鹅群:指一群白鹅,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临堤:靠近水边。
  • 野毛槽:自然生长的水沟。
  • 破璧方帘:指的是破旧的窗帘。
  • 袅蹄金:比喻追求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熙,号蕴山,宋代诗人,其诗歌以描绘田园风光和民间生活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许多文人开始向往田园隐逸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过下黄村》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古诗,张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诗的开头以“山腰摘菜穿云里,山嘴吹烟接云起”引入,描绘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接下来的“响边樵唱路幽幽”,樵夫的歌声在幽静的山路上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简单与快乐。白色的鹅群在水中嬉戏,“波瀰瀰”则传达了流水的轻柔与宁静,增强了乡村生活的诗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细节,如“临堤野毛槽盛水”,体现了自然的清新与淳朴。最后两句“相应不望袅蹄金,落得清闲养妻子”则表达了诗人对金钱和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传递出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腰摘菜穿云里:描绘了诗人在山腰采菜的情景,云雾环绕,增添了神秘感。
  2. 山嘴吹烟接云起:山嘴处的烟雾与云层交融,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3. 响边樵唱路幽幽:樵夫在幽静的山路上唱歌,表现出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4. 白处鹅群波瀰瀰:鹅群在水中游动,波光荡漾,生动描绘了乡村水面的生机。
  5. 临堤野毛槽盛水:自然的水渠盛满了水,突显了田园的自然美。
  6. 破璧方帘自撩纸:窗帘破旧,纸张随风摇动,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7. 相应不望袅蹄金:不再追求财富与名利,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超脱。
  8. 落得清闲养妻子:选择清闲的生活方式,重视家庭与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袅蹄金”比喻追求名利,生动形象。
  • 拟人:樵夫的歌声使得山路显得更加幽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清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拒绝,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腰: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樵夫:代表了勤劳和简单的乡村生活。
  • 鹅群: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与生活的乐趣。
  • 烟与云: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鹅群”是在哪种环境中出现的? A. 山腰
    B. 水边
    C. 云里
    D. 田间

  2.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绝对拒绝
    D. 追求名利

  3. “临堤野毛槽盛水”中的“毛槽”指的是? A. 水道
    B. 水池
    C. 水槽
    D. 河流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过下黄村》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强调田园生活的恬淡,但张镃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表达对自然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田园诗选》
  • 《张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