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九早入中书(一作钱珝诗)》
时间: 2025-01-11 09:1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贤良相国重视英才,蟠曲的树木何其珍贵也能被识别。
没想到高空的云霄能自我飞升,令人惊讶的鹓鹭也忽然相随。
腊雪刚融化,初见柏子殿,春光欲将万年枝头照耀。
我独自感到惭愧,如同太阳般明亮的皇榜,未曾厌倦春光照耀着玉墀。
注释:
- 贤相:指汉朝的优秀宰相。
- 蟠木:指形状奇特的树木,象征珍贵。
- 云霄:指高空,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成就。
- 鹓鹭: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与美丽。
- 腊雪:腊月的雪,初春时节的象征。
- 柏子殿:指一种古代建筑,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万年枝:象征长久、恒久的春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江南,曾任官职,因其诗歌风格清新婉约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深受王维、孟浩然的影响,常常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之际,钱起对于朝廷的贤臣与高洁理想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出人对理想与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同程九早入中书》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汉家贤相的钦佩与对自身的惭愧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机与希望,同时也隐含了对朝廷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汉家贤相重英奇”,表明了对历史贤相的推崇,接着引入蟠木这一意象,象征着那些在历史上被重视的英才。而“云霄能自致”则暗示着理想的实现是需要自我努力的。后面描写腊雪融化、春光明媚,表现了新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几句,诗人自谦,感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尽管春光明媚,自己依旧感到惭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描写,更有深层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家贤相重英奇:赞美汉代的贤相重视有才华的人。
- 蟠木何材也见知:说明蟠曲之木也能被识别,象征着珍贵的人才。
- 不意云霄能自致:意外于高空的成就能够自我达成,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 空惊鹓鹭忽相随:鹓鹭的突然出现,象征着美好的突然降临。
- 腊雪初明柏子殿:描绘春天来临,腊雪融化,展现了新生的气息。
- 春光欲上万年枝:春光照耀着万年长青的树木,象征永恒的生命。
- 独惭皇鉴明如日:自愧不如明亮的皇榜,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未厌春光向玉墀:尽管春光美好,依然感到自身的不足,表现出谦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贤相比作重视英才的树木,增添了诗的意象。
- 拟人:春光欲上万年枝,赋予春光以生命。
- 对仗:如“腊雪初明”与“春光欲上”,展现出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贤良相国的钦佩与对自身成就的自卑,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相:象征智慧与政治理想。
- 蟠木:象征珍贵与独特。
- 云霄:象征理想的高度。
- 春光:象征希望与生机。
- 玉墀:象征权力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汉家贤相”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 A) 唐代
- B) 汉代
- C) 宋代
-
“腊雪初明”中“腊雪”意指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冬季
-
诗人对自己的态度是:
- A) 自信
- B) 自满
- C) 自惭
答案:
- B) 汉代
- C) 冬季
- C) 自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同程九早入中书》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同程九早入中书》则更多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