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侯庙十首》

时间: 2025-04-29 04:24:49

韩信恃功前虑寡,汉皇负德尚权安。

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韩信恃功前虑寡,汉皇负德尚权安。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

白话文翻译:

韩信依仗自己的功绩,但之前考虑得太少,汉皇违背了道德,却依然掌握权力。如果想要将他幽禁并最终斩杀,确实并不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韩信: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曾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
  • 恃功:依仗自己的功绩。
  • 前虑寡:之前考虑得太少。
  • 汉皇:指汉高祖刘邦。
  • 负德:违背道德。
  • 尚权安:依然掌握权力。
  • 幽囚:幽禁。
  • 固要加诸:确实要加以。

典故解析:

  • 韩信的故事: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后因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韩信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韩信的命运,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道德的沦丧。邵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韩信悲剧的同情和对汉皇的不满。诗中“恃功前虑寡”和“汉皇负德尚权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韩信的悲剧性和汉皇的冷酷无情。最后两句“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更是直白地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韩信恃功前虑寡”:指出韩信虽然功高,但之前考虑得太少,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 第二句“汉皇负德尚权安”:批评汉皇违背道德,却依然掌握权力,表达了对汉皇的不满。
  • 第三句“幽囚必欲擒来斩”:描述了韩信被幽禁并最终被斩杀的命运。
  • 第四句“固要加诸甚不难”:强调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表明这一切并不困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韩信和汉皇的对比,突出了韩信的悲剧性和汉皇的冷酷无情。
  • 直白:诗中语言直白,直接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命运的描述,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道德的沦丧,表达了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和对权力者的批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韩信:象征功高震主的悲剧人物。
  • 汉皇:象征冷酷无情的权力者。
  • 幽囚:象征被权力斗争牺牲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信”是谁? A. 汉初三杰之一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汉景帝

  2. 诗中“汉皇负德尚权安”中的“汉皇”指的是谁? A. 汉高祖刘邦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汉景帝

  3. 诗中“幽囚必欲擒来斩”表达了什么? A. 韩信的功绩 B. 汉皇的道德 C. 韩信的悲剧命运 D. 汉皇的权力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的作品,通过对秦朝灭亡的分析,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诗词对比:

  • 《过秦论》与本诗:两者都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但《过秦论》更侧重于历史分析,而本诗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史记》:司马迁的作品,详细记载了韩信的生平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