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八十九》

时间: 2025-01-27 03:21:23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挥麈时。

每见宾朋须款曲,更和言语不思惟。

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

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挥麈时。每见宾朋须款曲,更和言语不思惟。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诗是他挥动麈尾时的产物。每次见到宾朋,他都需细心款待,更不用说言语上的不假思索。他正打算与万物共享喜怒哀乐,哪有时间与人争论是非。天地与人是同一整体,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挥麈:古代文人挥动麈尾(一种用麈尾毛制成的拂尘)以助谈兴的动作。
  • 款曲:细心款待,周到。
  • 思惟:思考,思索。
  • 休戚:喜怒哀乐,指情感的共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界的看法,强调与万物和谐共处,不与人争是非,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他并不追求诗歌的形式美,而是将诗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诗中“每见宾朋须款曲”和“方将与物同休戚”表达了邵雍对待人际关系的细心和对待自然界的和谐态度。最后两句“天地与人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明他的诗歌创作是为了表达这一理念,而非单纯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即表明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 “诗是尧夫挥麈时”:诗歌是他挥动麈尾时的自然产物。
  • “每见宾朋须款曲”:对待宾朋需细心周到。
  • “更和言语不思惟”:言语上不假思索,自然流露。
  • “方将与物同休戚”:打算与万物共享情感。
  • “何暇共人争是非”:没有时间与人争论是非。
  • “天地与人同一体”: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两次提到“尧夫非是爱吟诗”,强调诗歌创作的非功利性。
  • 对仗:“每见宾朋须款曲”与“方将与物同休戚”形成对仗,平衡了诗句的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邵雍的生活哲学和诗歌创作态度,强调天人合一,不与人争是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意象分析:

  • 挥麈:象征文人雅致,助谈兴。
  • 宾朋:代表人际交往。
  • 天地:象征自然界和宇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与人争是非 B. 与万物和谐共处 C. 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D. 忽视人际关系 答案:B

  2. 诗中的“挥麈”象征什么? A. 文人雅致 B. 战争 C. 劳动 D. 娱乐 答案:A

  3. 邵雍认为天地与人是什么关系? A. 对立 B. 同一整体 C. 无关 D. 竞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敦颐的《爱莲说》:同样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 张载的《正蒙》:体现了理学家的哲学思考。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对比,两者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但邵雍更侧重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邵雍传》
  • 《邵雍集》
  • 《宋明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