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谢登封刘李裴三君见约游山》
时间: 2025-02-04 16:2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谢登封刘李裴三君见约游山 邵雍 〔宋代〕 诸公见约往嵩前,重走新诗各一篇。 摆落尘埃非敢后,访寻云水柰输先。 三阳宫近丛幽石,万岁峰高羃紫烟。 多少胜游俱未到,愿陪仙躅共攀缘。
白话文翻译
诸位先生相约前往嵩山之前,各自再写一首新诗。 我虽不敢落后于尘埃,但在寻访云水之间却稍逊一筹。 三阳宫附近有许多幽静的石头,万岁峰高耸,紫烟缭绕。 许多美景我尚未游览,希望能与仙人足迹一同攀登。
注释
- 诸公:指刘、李、裴三位先生。
- 嵩前:指嵩山之前。
- 摆落尘埃:比喻摆脱尘世的纷扰。
- 访寻云水:指寻访山水之间的美景。
- 三阳宫:位于嵩山附近的一处古迹。
- 万岁峰:嵩山的一座山峰。
- 羃紫烟:形容山峰上紫烟缭绕。
- 仙躅:仙人的足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山水之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应刘、李、裴三位先生的邀请,准备一同游历嵩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首联写诸公相约游山,各自赋诗,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颔联诗人自谦在寻访山水方面稍逊一筹,但仍不愿落后于尘世。颈联描绘了三阳宫和万岁峰的幽美景致,紫烟缭绕,令人神往。尾联诗人表达了对未曾游览的胜景的渴望,希望能与仙人一同攀登,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公见约往嵩前:诸位先生相约前往嵩山之前。
- 重走新诗各一篇:各自再写一首新诗。
- 摆落尘埃非敢后:我虽不敢落后于尘埃。
- 访寻云水柰输先:但在寻访云水之间却稍逊一筹。
- 三阳宫近丛幽石:三阳宫附近有许多幽静的石头。
- 万岁峰高羃紫烟:万岁峰高耸,紫烟缭绕。
- 多少胜游俱未到:许多美景我尚未游览。
- 愿陪仙躅共攀缘:希望能与仙人足迹一同攀登。
修辞手法:
- 摆落尘埃:比喻摆脱尘世的纷扰。
- 访寻云水:比喻寻访山水之间的美景。
- 羃紫烟:形容山峰上紫烟缭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尘世的纷扰。
- 云水:象征自然山水的美景。
- 幽石:象征幽静的自然环境。
- 紫烟:象征仙境的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阳宫”位于哪里? A. 嵩山 B. 泰山 C. 华山 D. 衡山
-
诗中“摆落尘埃非敢后”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不敢落后于尘世 B. 诗人敢于摆脱尘世的纷扰 C. 诗人不愿与尘世为伍 D. 诗人对尘世感到无奈
-
诗中“愿陪仙躅共攀缘”表达了什么愿望? A. 与仙人一同攀登 B. 独自攀登 C. 与朋友一同攀登 D. 与家人一同攀登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望岳》: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诗多表现自然山水之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