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纯韵》

时间: 2025-01-27 03:45:05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

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

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

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
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
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
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桥下的水流如同箭矢般急速奔流,令人惊叹,仿佛在诉说着万古的号角。溪水波涛翻涌,映出青翠的山带,石头上的青苔映衬着银色的浪花。远处的山峦重叠,云层低垂,似乎就在眼前。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心情却显得有些烦躁,蓬乱的头发让他不禁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注释:

  • 如箭: 比喻水流的急速。
  • 惊奔: 形容水流奔涌的状态,令人惊讶。
  • 万古号: 暗指历史悠久的事物或传说。
  • 溪毛: 指溪水的波涛,形容其翻滚的情形。
  • 碧带: 绿色的山带,形容山的颜色。
  • 石藓: 石头上生长的青苔。
  • 银涛: 形容水波的颜色,如同银色的浪花。
  • 千层秀: 形容远处的山峦重叠而美丽。
  • 云低数尺: 形容云层靠得很近,给人一种压迫感。
  • 垂垂: 形容心情沉重或无奈。
  • 兴偏恶: 指情绪的变化,可能指不好的情绪。
  • 蓬鬓: 比喻头发凌乱,形象地表达内心的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宋代诗人,字子纯,号梦阮,生于南宋时期。他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烦躁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桥下水如箭”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水流的急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紧接着“惊奔万古号”则加重了这种历史感,仿佛在呼唤着古老的回响。接下来的两句“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则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动,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

然而,尽管景色如画,诗人内心却充满了烦躁与不安。“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描绘了远山的壮丽与近云的压迫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

最后一句“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蓬乱的头发象征着他内心的困扰,诗歌成为他发泄情感的方式。这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取得了精妙的平衡,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交织,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下水如箭”: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急速,带出一种急促的氛围。
  2. “惊奔万古号”:用“万古号”暗示历史的延续,水流仿佛在诉说古老的故事。
  3. “溪毛翻碧带”: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自然的生动。
  4. “石藓衬银涛”:石头上的青苔与水波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5. “天外千层秀”:表现远山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享受。
  6. “云低数尺高”:云的低垂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反映内心情绪。
  7. “垂垂兴偏恶”:表达诗人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8. “蓬鬓为诗搔”:通过头发的凌乱,象征内心的混乱,诗歌成为情感的宣泄。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如箭”,将水流比作箭,形象生动。
  • 对仗: “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 “惊奔万古号”,通过夸张手法表现水流的急促与历史的深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烦恼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纠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回响。
  • 青苔与银涛: 体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云与山: 反映诗人内心的感受,云的低垂与山的高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如箭”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水流急促
    • B) 水的颜色
    • C) 水的深度
    • D) 水的温度
  2. 诗中提到的“万古号”主要指什么?

    • A) 古老的传说
    • B) 古代的诗歌
    • C) 历史的回响
    •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A) 水流急促
  2. C) 历史的回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刘过的《和子纯韵》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敬仰,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