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赠维扬夏中玉)》
时间: 2025-01-11 11:38: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调(赠维扬夏中玉)
作者:杨冠卿 〔宋代〕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
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
儒雅更风流。气吞虹,才倚马,
烂银钩。功名年少余事,
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
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美景与风土人情,诗人骑着仙鹤游历到扬州,看到春风中轻纱帘幕和飘香的小红楼。楼外是滔滔长江,古今兴衰,谁能划船渡江?江面上烟波浩渺,波浪拍打着天空。喜见紫芝之宇,显得更加儒雅、风流。气吞万里,才华横溢,像是倚马而歌,银钩细腻。年少时的功名利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雕鹗在秋空中盘旋。诗人在天上演绎丝竹乐曲,环绕着玉皇的香案,仙袂轻拂浮丘。落笔时激起风雨,润色后的诗篇焕发出皇家的风范。
注释
- 形胜:指地理和风景的优美。
- 骑鹤:骑上仙鹤,象征长生不老,隐喻诗人追寻的理想境界。
- 帘幕:指窗帘或帷幕,形容柔美的春景。
- 香霭:香气弥漫的烟雾。
-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象征历史的悠久。
- 济川舟楫:指渡江的船只,比喻人生的旅途。
- 紫芝:仙草,象征高雅与超凡脱俗。
- 气吞虹:形容气魄壮阔,气势如虹。
- 雕鹗:雕和鹗是猛禽,象征雄心壮志。
- 丝纶:丝竹乐器,代表高雅的音乐。
- 玉皇:道教尊神之一,象征神圣与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冠卿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士人风雅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扬州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优雅人生态度的向往。
诗歌鉴赏
《前调(赠维扬夏中玉)》是一首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扬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春风、长江、香楼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将扬州的美丽与文化气息尽情展现。诗的开头“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地方的向往,又隐喻了诗人追求仙境的渴望。
在诗中,长江作为历史的象征,连接着古今,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诗人通过对“紫芝宇”的描绘,传达了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强调了人文的风流与气度。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如“气吞虹”,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理想、功名的思考。行文流畅,意象丰富,不仅让人感受到扬州的美丽,更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诗人骑上仙鹤,象征着他追寻美好与理想的旅程,来到扬州这片美丽的土地。
-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描绘了春日扬州的美丽景色,香气弥漫的小楼体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表现了长江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发出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
- 烟浪拍天浮:浓厚的烟雾与江水交织,形成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诗人欣喜于高雅的文化氛围,强调了人的气质与风度。
-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象征着诗人豪情万丈,才华横溢。
- 功名年少余事,雕鹗几横秋:表露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强调了时光的流转与人生的短暂。
-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描绘了诗人对音乐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最后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激动与对作品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骑鹤”、“紫芝宇”等,意象新颖,富有画面感。
- 夸张:如“气吞虹”,展现豪情壮志。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工整,增添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扬州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文化气息的追求,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扬州:象征着繁华与文化的交汇。
- 长江: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
- 紫芝:高雅文化与理想境界的象征。
- 仙鹤:追求超脱与理想生活的象征。
- 春风:生机与希望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骑鹤”象征什么?
- A. 追求长生不老
- B. 追求功名
- C. 追求财富
-
“楼外长江今古”中的“今古”意指?
- A. 现代与古代
- B. 今人与古人
- C. 时间的流逝
-
诗中提到的“紫芝”象征什么?
- A. 低俗的生活
- B. 高雅的文化
- C. 财富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前调》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庐山谣》更侧重于山水的雄伟,而《前调》则展现了扬州的风雅与人文气息。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