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钟山谒明太祖陵》
时间: 2025-04-27 18:3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钟山谒明太祖陵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手定山河,二百载十有六君。
空留得宝城松吹,金瓦苔纹。
蝉奏千般罗帐伎,鸦如几个锦衣军。
断送他王气后弘光,先建文。
孝陵路,村酒醺。
灵谷寺,晚钟闻。
早铜驼归魏,玉马辞殷。
幸少牛羊童竖火,已无龙虎帝王云。
与汉唐开国几英雄,争夕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明太祖陵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人提到手握山河的明太祖朱元璋,经历了两百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宝城的松树在微风中摇曳,金色的屋顶被青苔覆盖。蝉鸣声似乎在奏乐,仿佛锦衣卫的军队依然在耳边回响。明朝建立后,断送了其他王朝的气运,尤其是弘光和建文的短暂统治。孝陵路上,村庄的酒醉人,灵谷寺传来晚钟的声音。早晨的铜驼送走魏国的遗存,玉马告别殷朝。如今只有少数的牛羊与童子在田间点燃篝火,已经没有龙虎般的帝王气象。与汉、唐开国的英雄相比,历史的黄昏似乎更显得苍凉。
注释:
- 手定山河:指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稳固了国家的局势。
- 二百载十有六君:指的是明朝的历史,特别是明太祖到明光宗的十六位皇帝。
- 宝城松吹:宝城指南京,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蝉奏千般罗帐伎:蝉鸣声像乐器,形象地描绘出熙熙攘攘的景象。
- 王气后弘光,先建文:弘光和建文是明朝短暂的皇帝,暗示明朝的兴衰。
- 孝陵路:指通往明太祖的陵墓的道路。
- 村酒醺:暗示乡村的闲适和放松的氛围。
- 龙虎帝王云:龙虎代表帝王的威风,暗喻已不复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多反映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雄浑,常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明太祖陵的谒见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明朝兴衰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满江红 钟山谒明太祖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过往历史的回溯,展现了明朝的辉煌与衰落。开篇的“手定山河”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权力与斗争的历史场景,朱元璋的伟业在短短几句中勾勒而出。接下来的描写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京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气息,营造出一种既苍凉又美丽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蝉声与锦衣军的对比,传达出历史的变迁和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已无龙虎帝王云”的句子,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英雄虽盛名在外,但最终都难逃时间的洗礼。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思考,感叹他们的辉煌与现世的乏味。
整首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形成了深刻的历史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定山河,二百载十有六君。
朱元璋统一了山河,建立了明朝,经历了两百年的历史,先后有十六位皇帝。 -
空留得宝城松吹,金瓦苔纹。
只留下南京这座宝城,松树在微风中摇曳,金色屋顶上长满青苔。 -
蝉奏千般罗帐伎,鸦如几个锦衣军。
蝉鸣声如同乐器,锦衣卫的影子仿佛依然在身边。 -
断送他王气后弘光,先建文。
其他王朝的气运在明朝后期被断送,弘光和建文的短暂统治令人唏嘘。 -
孝陵路,村酒醺。
通往孝陵的路上,乡村的人们喝酒酩酊。 -
灵谷寺,晚钟闻。
灵谷寺的晚钟声在耳边响起,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早铜驼归魏,玉马辞殷。
铜驼早早送走了魏国的遗迹,玉马告别了殷朝的辉煌。 -
幸少牛羊童竖火,已无龙虎帝王云。
只有少数牛羊与孩子们在田野上生火,昔日帝王的威风已不复存在。 -
与汉唐开国几英雄,争夕曛。
与汉唐开国的英雄们相比,历史的黄昏显得更加苍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历史人物与现状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蝉鸣、金瓦等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历史更具生命力。
- 意象:通过“松”、“酒”、“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明朝的追忆,感叹昔日的辉煌与现世的平淡,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城:象征着南京的历史与文化。
- 松:代表着生命力与坚韧,暗示历史的延续。
- 蝉:象征着夏日的喧嚣与生命的短暂。
- 龙虎:象征着帝王的威势与气势,暗示已逝的辉煌。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生命与权力的思考。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百载十有六君”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D. 清朝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历史的沉重感?
- A. 牛羊
- B. 松树
- C. 蝉鸣
- D. 以上都是
-
“已无龙虎帝王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英雄的怀念
- B. 对现状的失望
- C. 对历史的无情
- D. 以上都是
答案:
- C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满江红》与《登高》的比较:
-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但《满江红》更侧重于对明朝的反思,而《登高》则更强调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明朝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