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双十闻捷》
时间: 2025-01-11 01:45: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城箫鼓,喧破愁霏晚。
卅载话前游,拥黄鹤玉梯天半。
河山两戒,休作画图看。
曾几夕月华清,留照金樽满。
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
千里指江陵,浪花中峡云初展。
青春白首,有梦早还乡,
佳丽地,涴尘腥灯火谁家院。
白话文翻译:
隔着城市的箫声鼓点,打破了我愁苦的晚霞。
三十年来谈论往日游历,仿佛拥抱着黄鹤楼和半边天空。
河山如此壮丽,不必再去图画欣赏。
那几夜的月光如此清澈,照亮了满满的金杯。
微风轻拂,船影随着湘水而转。
千里遥指江陵,浪花中峡谷的云彩初现。
青春与白头交错,早早有梦归故乡,
在美丽的地方,灯火阑珊,谁家院落沾满尘埃与腥气?
注释:
- 箫鼓:指音乐乐器,这里象征着热闹的气氛。
- 愁霏:愁苦的云雾,形容心情沉重。
- 卅载:三十年,表达时间的流逝。
- 黄鹤玉梯:黄鹤楼与玉梯,象征着美好和高远的追求。
- 河山两戒:不再留恋于河山的壮丽。
- 月华:月光,象征清澈和美好。
- 金樽:金杯,形容饮酒的欢乐。
- 佳丽地:美丽的地方,指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生于福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蓦山溪•双十闻捷》以浓厚的抒情风格,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隔城箫鼓,喧破愁霏晚”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热烈而复杂的情感之中,音乐的喧闹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和往日游历的缅怀,尤其是“卅载话前游,拥黄鹤玉梯天半”一句,既有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又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
诗中“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几句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以及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浓烈的乡愁与对往事的追忆,既有对美好过往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城箫鼓,喧破愁霏晚”:远处的音乐声打破了傍晚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
- “卅载话前游,拥黄鹤玉梯天半”:三十年来的回忆,仿佛与黄鹤楼相拥,描绘了美好的过往。
- “河山两戒,休作画图看”:不再沉迷于壮丽的山河,表达了对现实的超然。
- “曾几夕月华清,留照金樽满”:几夜明月照耀,映衬出饮酒的欢乐。
- “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微风带来船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千里指江陵,浪花中峡云初展”:遥远的江陵,浪花和云彩交相辉映。
- “青春白首,有梦早还乡”:青春与白发交替,渴望早日归乡。
- “佳丽地,涴尘腥灯火谁家院”:美丽的地方,灯火阑珊,暗示生活的繁华与喧嚣。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箫鼓”比喻热闹的场面,增强情感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风与水描绘得生动形象,使情感更为细腻。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乡愁与时间的流逝,通过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箫鼓:象征热闹与喧哗。
- 黄鹤:象征高远和美好,代表着诗人的理想。
- 月华:象征清澈与宁静,寓意美好的回忆。
- 金樽:象征欢乐与分享,强调饮酒的乐趣。
- 帆影:象征自由与流动,表现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卅载”是什么意思?
- A. 十年
- B. 三十年
- C. 四十年
- D. 二十年
-
“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中的“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淮河
-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兴奋
- B. 愁苦
- C. 怀念
- D. 失落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忆江南》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侧重点在于孤寂的夜晚与思乡的情感。
- 《忆江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