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拄杖还僧》

时间: 2025-01-26 02:01:30

头白高僧行脚懒,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拄杖还僧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头白高僧行脚懒,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白话文翻译:

这位白发苍苍的高僧懒于行走,手中拄着一根长竹杖,杖上长满了青苔。
他未曾遇到太乙星君的光照,偶尔借助山翁的荷蓧回家。
夜晚常常在萧寺的墙壁上挂着,清晨又怕变成葛陂的雷声。
这件物品回到师傅手中,禅宗的修行便应当继续,这本是诗人手中所拥有的。


注释:

  • 头白:白发,指年老。
  • 高僧:年长的和尚。
  • 行脚:出行、行走。
  • 筇竹:一种竹子,通常指拄杖。
  • 太乙:道教中的星君,象征吉祥、光明。
  • 藜照:藜是指一种植物,照明的意思。
  • 山翁:指山中隐士或老者。
  • 荷蓧:一种用荷叶编织的容器。
  • 萧寺:指清静的寺庙。
  • 葛陂雷:葛陂是地名,雷声暗指惊动。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太乙”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祇,与道教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诗中融入了道教思想和隐居生活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僧的尊敬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阳,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作品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常融入道教文化。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刘克庄目睹一位高僧行走于山间,感慨于高僧的淡泊与从容而作,反映了他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僧的形象为中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高僧,虽年老,但不失从容与智慧,这种形象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尊重,更是对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的推崇。诗的开头展现了高僧的懒散与智慧的结合,竹杖生苔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状态,夜晚在寺庙静待,早晨又担心打扰到宁静,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深思。最后一句“还师此物禅须进”则暗示了禅宗修行的持续与传承,既是对高僧的致敬,也是一种对自我修行的期许。

整首诗在修辞上使用了对仗和比喻,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白高僧行脚懒:描写高僧年长,走路显得懒散。
  2. 一枝筇竹久生苔:竹杖上长满青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融合。
  3. 不逢太乙然藜照:没有遇到吉祥的光照,表达高僧的孤独和清静。
  4. 时借山翁荷蓧回:偶尔借助山中的老人的荷蓧归来,暗指高僧的生活简朴。
  5. 夜挂多寻萧寺壁:夜晚常在静谧寺壁上挂念,体现高僧的宁静。
  6. 晓拈恐化葛陂雷:晨起时担心打扰到安静,反映出对生活的谨慎。
  7. 还师此物禅须进:对师傅的物品表达了禅修的继续。
  8. 曾入诗人手内来:暗示这些思想和物品都是从诗人的手中传递而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僧的状态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加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描绘竹杖生苔,赋予物品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僧的形象,传达了对淡泊与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尊重与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高僧:象征智慧与平和。
  • 筇竹:代表修行的工具,寓意坚韧与长久。
  • 萧寺:象征宁静的修行场所。
  • 夜与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僧”指的是哪一类人?

    • A. 年轻人
    • B. 年长的和尚
    • C. 道士
  2. “筇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修行的工具
    • C. 自然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 C. 对社交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送拄杖还僧》 vs 李白《庐山谣》:两者皆描绘了自然与人,刘克庄更侧重于内心修行的宁静,而李白则体现了对壮丽自然的向往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