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雨五首 其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噫声初发窍,
巨浸倏漫空。
我欲镌箕毕,
为天节雨风。
白话文翻译:
唉,一声叹息刚发出,
大雨突然漫布天空。
我想用箕斗(一种工具)将雨水尽快排除,
为这天的节气送走雨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噫声:叹息声,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感慨。
- 发窍:发出声音,或许指人的情感表达。
- 巨浸:巨大的雨水,形容雨势很大。
- 倏:迅速,形容变化快。
- 镌:雕刻、刻制,这里引申为排除。
- 箕:一种斗,用于盛物或排水的工具。
- 毕:完结、尽,意指将雨水排尽。
- 节:节气,指自然界变化的时刻。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典故,但“雨风”作为自然现象,常在古诗词中用来表达自然的变化和人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他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南宋的建立,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因而他的作品往往饱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久雨五首》是刘克庄在遭遇长时间阴雨天气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雨水的无奈与烦闷,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久雨五首 其四》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感受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开头的“噫声初发窍”,表达了一种对环境的感慨,似乎是在无奈的叹息。接着“巨浸倏漫空”,将雨的突如其来形象化,似乎在告诉读者,雨势如注,天地之间瞬间被淹没。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希望借助工具将雨水排除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他对环境的无力与对美好天气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雨”和“箕”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将自然现象与自身情感紧密结合,因而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既是对天气的描写,也是对心理状态的反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噫声初发窍:诗人发出叹息声,表明心中不满或忧愁。
- 巨浸倏漫空:突如其来的大雨,漫天而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势。
- 我欲镌箕毕:诗人希望用工具排走雨水,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渴望改变的心情。
- 为天节雨风:为了迎接天候的变化,诗人表现了对自然节气的敬畏和对雨后的期盼。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给雨水以生动的形象,同时通过“噫声”和“巨浸”构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恶劣天气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亦可代表诗人的烦恼与无法排解的情绪。
- 箕: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传达出一种急切的希望改变现状的心情。
- 节气:象征着自然的规律与人类对生活的依赖,表达了对生活节奏的理解与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噫声”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D. 惊喜 -
“巨浸”形容的是? A. 大风
B. 大雨
C. 大雪
D. 大雾 -
诗人希望用什么工具来排水? A. 锄头
B. 笤帚
C. 箕
D. 杯子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庐山谣》
- 柳宗元《小石潭记》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雨的意象,但侧重于雨的滋润与生命的希望,情感基调更为积极向上。
- 李白《庐山谣》:通过描写山水与天气,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诗歌史》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