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上元》
时间: 2025-02-04 15:4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翠幌低悬录蔌二字四头,红楼不闭葳蕤。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
白话文翻译:
今年风景特别好,正是雪后天晴的凤城。城门大开,装饰华丽的车子挤满了街道,树上挂满了彩灯。热闹的歌舞之后,听笛声齐奏《落梅》曲。翠绿的帘幕低垂,上面绣着“录蔌”二字,四角各有一字,红楼的大门敞开着,装饰华丽。美丽的女子卷起帘子,不再垂下,在人群中被人注视。她突然含羞一会儿,眼神流转,发髻的影子随之移动。她的腰肢在风中轻轻转动,靠在肩上回头看,似乎在沉思。估计是金钗滑落了,不知道是否穿上了鞋子。
注释:
- 鱼钥:古代城门的锁钥,这里指城门。
- 钿车:装饰华丽的车子。
- 火树:挂满彩灯的树。
- 闹蛾:热闹的歌舞。
- 落梅词:指《落梅》曲。
- 录蔌:可能是某种装饰或标志。
- 葳蕤:华丽、繁盛的样子。
- 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 眼波:形容眼神流转。
- 金钗溜:金钗滑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木兰花慢·上元》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和女子的娇羞情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上元节是传统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灯、观花、听曲等。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和女子的娇羞,表达了对节日氛围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上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和女子的娇羞情态。诗中“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而“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则巧妙地捕捉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节日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
- 意思:今年的风景特别好,正是雪后天晴的凤城。
- 用词:“风月”指风景,“雪霁”指雪后天晴。
- 意象:描绘了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象。
-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 意思:城门大开,装饰华丽的车子挤满了街道,树上挂满了彩灯。
- 用词:“鱼钥”指城门,“钿车”指装饰华丽的车子,“火树”指挂满彩灯的树。
- 意象: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
-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 意思:热闹的歌舞之后,听笛声齐奏《落梅》曲。
- 用词:“闹蛾”指热闹的歌舞,“落梅词”指《落梅》曲。
- 意象:描绘了节日的音乐氛围。
-
翠幌低悬录蔌二字四头,红楼不闭葳蕤。
- 意思:翠绿的帘幕低垂,上面绣着“录蔌”二字,四角各有一字,红楼的大门敞开着,装饰华丽。
- 用词:“翠幌”指翠绿的帘幕,“录蔌”可能是某种装饰或标志,“葳蕤”指华丽、繁盛的样子。
- 意象:描绘了节日的装饰和氛围。
-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 意思:美丽的女子卷起帘子,不再垂下,在人群中被人注视。
- 用词:“蛾眉”指美丽的眉毛,“窥”指注视。
- 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 意思:她突然含羞一会儿,眼神流转,发髻的影子随之移动。
- 用词:“含羞”指害羞,“眼波”指眼神流转,“鬟影”指发髻的影子。
- 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 意思:她的腰肢在风中轻轻转动,靠在肩上回头看,似乎在沉思。
- 用词:“腰肢”指腰,“回睇”指回头看,“沉思”指思考。
- 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
- 意思:估计是金钗滑落了,不知道是否穿上了鞋子。
- 用词:“金钗溜”指金钗滑落,“兜上鞋儿”指穿上鞋子。
- 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树交枝”比喻树上挂满彩灯的景象。
- 拟人:如“蛾眉帘卷再休垂”将帘子拟人化,形容女子卷起帘子的动作。
- 对仗:如“翠幌低悬录蔌二字四头,红楼不闭葳蕤”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和女子的娇羞情态,表达了对节日氛围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节日繁华景象和女子美丽娇羞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鱼钥、钿车、火树、闹蛾、落梅词、录蔌、葳蕤、蛾眉、眼波、金钗溜。
-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反映了节日的繁华和女子的美丽娇羞,体现了清代上元节的庆祝活动和女性的社会地位。
- 象征意义:如“火树”象征节日的繁华,“蛾眉”象征女子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鱼钥都开”指的是什么? A. 城门大开 B. 鱼形的钥匙 C. 装饰华丽的车子 D. 树上挂满彩灯
-
诗中“蛾眉帘卷再休垂”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A. 女子卷起帘子 B. 女子放下帘子 C. 女子在人群中被人注视 D. 女子在沉思
-
诗中“料是金钗溜也”中的“金钗溜”指的是什么? A. 金钗滑落 B. 金钗闪耀 C. 金钗丢失 D. 金钗装饰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上元夜》(唐·崔液):描绘了唐代上元节的热闹场景。
- 《元夕》(宋·欧阳修):描绘了宋代元宵节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
诗词对比:
- 《上元夜》与《木兰花慢·上元》:两者都描绘了上元节的热闹场景,但《上元夜》更注重节日的欢乐氛围,而《木兰花慢·上元》则更注重女子的娇羞情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节日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