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
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
白话文翻译:
昨天见到张三,觉得他不守信。
回家后自我反省,觉得和他分别也不是道理。
今天再次见到张三,心中又生出分别之念。
如果不去除这种恶习,佛法就没有多少传承。
注释:
- 张三:古代常用的代称,指代某个普通人。
- 守己:指遵守自己的信义。
- 悔责:自我反省和责备。
- 分别:此处指心中产生的偏见和分别心。
- 佛法:指佛教教义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导了“新法”的改革,注重实用,强调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中的分别心和信义的深刻认识,结合了佛教的智慧与个人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首诗通过简单的对话和反思,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和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展现了王安石对人性和道德的关注。诗中通过对“张三”的两次见面,表达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在面对信义缺失时的内心挣扎。昨日的嫌弃与今日的又生分别,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一句“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更是点明了主题,若不去除内心的分别与恶习,修行佛法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诗歌不仅具有哲理性,也展现了王安石的思想深度,值得读者深入体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表达了对张三失信行为的不满。
-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回到家后反思,觉得自己对张三的态度也不合理。
- 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再次见到张三,心中再次产生分别之念。
-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若不去掉这种分别心,修习佛法就失去了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心态变化,展现人内心的挣扎和反思。
- 象征:张三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失信,而佛法则象征着内心的道德修养。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以及内心的分别心,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心态,追求内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三:象征普通人,反映日常人际关系。
- 分别心:代表人内心的偏见与分歧。
- 佛法: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三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一个具体的人
- B. 代表信义缺失的人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种佛教思想
-
诗中“佛法无多子”是什么意思?
- A. 佛法没有人传承
- B. 佛法的传承与分别心无关
- C. 修行无意义
- D. 若不去除恶习,修行佛法将失去意义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反映了对人性和信义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与信义的价值。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与陶渊明的诗作都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但王安石更加强调内心的修行与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关注自然与自我的和谐。
参考资料:
- 《王安石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